马克龙刚见完王毅,法国财长就对华变脸,鼓动欧盟对中国全面加税

当王毅外长刚与马克龙握手强调中法要做“可信赖的伙伴”之际,法国财长却隔空变脸,公开鼓动欧盟全面对华加税。一边热情欢迎中国投资,一边煽动对中国设限,法国为何突然唱起“双簧”?

当地时间7月4日,中国外长王毅与马克龙在巴黎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会晤,双方在全球治理、深化合作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马克龙不仅重申高度重视对华关系,还表示“中欧应做彼此可预测和可信赖的朋友”。

但仅仅过了一天,法国财政部长隆巴尔就一反高层外交场合的友好调门,在普罗旺斯的经济论坛上抛出强硬言论,宣称欧盟现行对华关税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所有工业领域全面加码,理由是“中国产能政策将摧毁欧洲工业”。

此外,隆巴尔将中国、美国和俄罗斯比作所谓“不守规则的恶霸”,鼓吹要改变欧盟贸易规则,扩大限制中国进口商品的权限。他还暗示欧洲若不及时应对,中国将掌控每一个工业领域的全球份额,从而“扼杀”欧洲制造业。而这番言论出现在王毅刚结束对法访问的时间节点上,不仅打了中法会谈的脸,也暴露出法国政坛在对华态度上的“表里不一”。

有分析认为,这种前后矛盾的表现,暴露出法国乃至整个欧盟当前对华政策的一种摇摆,一方面需要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又受困于对制造业竞争力下滑的焦虑,以及对美国战略裹挟的被动跟随。在面对中国崛起带来的现实压力时,欧洲一些政客并没有寻求真正的对话和调整,而是选择将所谓的“产能过剩”等标签贴在中国头上,把问题的根源甩给外部世界,从而转移国内政治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财长这番“变脸”并非个例。法国工业部长费拉奇几乎在同一时间渲染所谓的“中国制造冲击论”,称中国资本正绕过美国流向欧洲,是“危险信号”。两位部长几乎同时放话,显然不是巧合,更像是有预谋的协调动作。这说明法国政府内部正在推动一种更加强硬的对华经贸政策,试图借助欧盟平台形成统一战线,强化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壁垒。

而这种政策取向与欧盟对外宣称的不选边、不对抗的立场,已形成鲜明反差。一边接受中国订单,另一边却筑起贸易壁垒,其摇摆和分裂日益明显。而在这背后美国的作用不容忽视。当前,欧盟与美国正在就钢铝关税等问题展开最后谈判,为避免7月9日“关税回潮”的最后期限,欧盟亟需保住与美方的协调局面。在这种背景下,法国选择抬高调门在对华问题上展现“强硬姿态”,很可能是在向美国示好。

实际上,法国不止一次在中欧关系中“带头上演变脸戏码”。从去年在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上积极推动对华制裁,到如今呼吁修改贸易规则扩大限制范围,其核心诉求从未改变,既要中国的市场和资金,又不愿意在技术、制造业等领域面对中国竞争。在全球产业格局发生深刻重塑的当下,法国以及部分欧盟国家显然陷入了“失去控制感”的焦虑中,于是对华强硬便成了安抚国内情绪与博取舆论支持的手段。

然而,现实很快就会证明,一味设置壁垒并不能让欧洲制造业起死回生。法国财政部长的警告听上去振振有词,实则掩盖了欧洲内部制造业自身转型缓慢、技术瓶颈长期积压的结构性问题。过去十年中,欧洲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推进乏力,远不如中美在上下游一体化建设中的步伐。

如今,欧盟希望通过抬高关税、压制进口来“维稳”制造业,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难以真正复苏产业,还可能破坏中欧合作的基本信任。归根结底,法国官员的变脸行为,不仅损害了中法之间刚建立的外交成果,也让外界质疑欧盟在对华政策上的理性程度。当多边主义与保护主义交织,当共识承诺与实际操作分裂,欧洲到底是想与中国走一条平等共赢的合作之路,还是选择一步步倒向特朗普式的“经济冷战”?这个问题,恐怕不光中国在看,全世界也在等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财长   法国   马克   中国   欧盟   龙刚   王毅   欧洲   美国   制造业   中欧   关税   强硬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