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核心是电网革命!全球争夺战略命脉,铜将是下一个"十年茅"?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算力,算力的根基是电力,电力的命脉是铜。”华为十年后算力需求暴涨10万倍的预言,正在撕开全球资源格局的新裂缝。

高盛在9月最新报告中直言:电网已成为AI与国防的核心枢纽,而欧美老化的电网正成为最大瓶颈——欧洲电网平均寿命50年,北美达40年,早已逼近设计寿命终点。

被誉为“全球数据中心之都”的弗吉尼亚州PJM电力市场,2022年就因输电瓶颈瘫痪;今年夏天,美国13个区域电力市场已有9个濒临崩溃,高盛预测2030年只剩一个市场能正常运转。

解决之道只有砸钱换铜:欧盟已敲定5840亿欧元电网改造计划,美国更启动2400亿美元跨区输电工程,仅电网升级就将拉动60%的全球铜需求增长,相当于新增一个美国的年消费量。

数据不会说谎:AI服务器含铜量比传统机型高30%,全球数据中心十年内将耗铜430万吨,这等同于智利全年产量。到2030年,仅AI相关的铜需求就将突破100万吨,而导电性能无可替代的铜,正是串联起算力中心、变压器与输电网络的唯一关键。

如果说AI是铜需求的“新引擎”,新能源就是“核动力航母”。电动车用铜量是传统燃油车的4倍,2030年全球电动车铜需求将从2025年的120万吨飙升至220万吨。

更惊人的是能源端:建1GW风电光伏电站要5000吨铜,能满足85万户家庭年用电,配套的储能电站还要再加8000吨,而这类项目正以年均8%的增速爆发。

2025年已成为铜市的“转折年”:中国新能源汽车8月产销同比增38.5%,光伏装机量涨45%,直接带动国内铜消费增速回升至4.3%。

全球范围看,风电、光伏的单位装机耗铜量是传统能源的2-5倍,仅新能源领域每年就给铜需求带来60万吨增量,相当于全球年产量的2%。

更关键的是“电力替代石油”的大趋势:IEA预测,到2026年AI、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将达800TWh,较2022年暴涨75%。而每兆瓦公里输电线路需用铜101-438千克,特高压电网建设正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必争之地,中国的特高压网络已成为全球标杆。

“需求疯涨时,供应却在掉链子。”9月8日,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格拉斯伯格因事故停产,全年预计损失60万吨铜,恢复生产要等到2027年。

这并非个例:智利铜矿塌方、刚果矿场水灾,今年全球已因矿区事故损失近50万吨铜,花旗警告2027年缺口将再扩35万吨。

更深层的危机藏在产能周期里:全球前20大铜矿中15座已进入开采中后期,而新建铜矿要8-12年,资本开支过去十年下降40%。

BMI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铜缺口已达30-50万吨,2030年将飙升至184万吨,而高盛更悲观的预测指向890万吨。

价格逻辑已彻底反转:当前铜价需翻倍,资本才愿开发新矿,这与石油“价涨才扩产”的规律如出一辙。

叠加美国降息预期,美元走弱让铜这类硬通货更具吸引力,9月铜价已冲至10485美元/吨的15个月新高。

更具战略价值的是,南美掌控44%铜矿,中国垄断44%精炼产能,这让铜成为地缘博弈的新焦点。

人类已开采7亿吨铜,探明储量仅剩10亿吨,而未来十年需求将增72%——这种“存量见顶、增量暴增”的格局,正在复刻茅台、比特币的早期逻辑

高盛喊它“新石油”或许保守,毕竟石油尚有替代方案,而铜在电力世界里无可替代。

当欧美电网改造的支票已签下,当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线全速运转,当AI服务器的订单排到2027年,曾经的“破铜烂铁”已成为全球争夺的战略命脉

错过前两次财富浪潮不可惜,关键是看清:下一个十年,能改变财富格局的,可能就是这根红色金属

#财经##上头条 聊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1

标签:科技   命脉   电网   核心   战略   全球   需求   铜矿   电力   美国   新能源   石油   中国   数据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