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聂曦,牺牲时为何死不瞑目:吴石的选择让他始终无法释怀

聂曦这个人,出生在1917年福建闽清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聪明好学,早年投身军旅,一步步爬到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总务组组长和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总务处交际科科长的位置,上校军衔。他不是那种天生爱冒险的类型,但因为跟吴石关系特别铁,就卷进了情报传递的事。

吴石呢,比聂曦大23岁,1894年出生在福建闽侯螺洲,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来还去日本陆军大学留学,回国后在国民党军中混得风生水起,当过军政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到1949年已经是国防部参谋次长,中将军衔。吴石这个人见识广,看不惯国民党内战时的那些乱象,慢慢转向支持国家统一的大局。聂曦作为他的副官,从1940年代末开始,就帮着吴石整理和传递一些关键军事情报,虽然聂曦自己不是正式党员,但认准了这个方向是对的,就一头扎进去。

1950年的台湾,那时候国民党刚退过去,岛上到处是戒严和监控,空气里都透着紧张。吴石手里握着不少核心资料,比如台湾防卫总兵力配置图、海军基地部署这些东西,对大陆规划下一步行动特别有用。聂曦负责具体操作,帮着复制文件,藏在安全地方,等联络人来取。1949年11月27日,朱枫从大陆过来,化装成商人,在台北落脚,专门接吴石的情报。她跟吴石见过几次面,情报通过聂曦转手。陈宝仓,当时是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也牵扯进来,帮着藏匿一些资料。四个人就这样组成了一个小情报组,目标就是为解放台湾提供支持。

麻烦是从蔡孝乾那儿开始的。这家伙是中共台湾工委书记,1950年1月29日在台北一个餐厅吃饭时,被谷正文的手下抓了。谷正文是国民党保密局的行动组长,专门负责抓地下工作者。蔡孝乾被逮后没多久就找机会逃了,跑到嘉义农村躲着。

但他没忍住,3月中旬又去镇上餐馆解馋,结果第二次落网。这次他扛不住了,为了让姘妇马雯娟进监狱陪他,直接全盘托出,供出一堆名字,包括吴石之前帮马雯娟签过出境证的事。谷正文一看名单,眼睛直了,吴石可是国民党高层,这要是挖出来,能端掉整个台湾地下网。

蔡孝乾的供词直接牵扯到朱枫,因为他连朱枫的联络电话都抖出来了。朱枫那时候已经拿到情报,准备带回大陆,但基隆港突然停航,海路走不了。吴石决定给她办国防部特别通行证,这样能搭军机直接飞走。这张证是绿色的,上面有吴石的签名和国防部印章,能过三道关卡不用检查,效率高。

但聂曦觉得这太冒险了,因为普通出境证虽然慢点,但不那么扎眼,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痕迹。吴石坚持用特别证,说情报耽误不得,晚一天可能就影响大局。聂曦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帮着办了手续。1950年2月4日,聂曦和空军参谋王济甫开车把朱枫送到机场,她顺利飞到舟山定海。

可没几天,2月18日,朱枫在舟山刚落地,就被当地特务盯上,根据蔡孝乾供的电话号码,一抓一个准。特务搜出特别通行证和情报胶卷,把她押回台湾。谷正文从证件上看到吴石的签名,马上追查。3月1日,吴石在家被捕,特务搜出秘密电台。聂曦3月16日也被抓,审讯时谷正文拿出那张特别通行证逼供。聂曦一口咬定情报是自己干的,跟吴石无关,想给吴石留条后路。但证据太铁了,国民党当局欣喜若狂,这案子牵扯高层,等于抓到大鱼。

陈宝仓也很快被卷进去,四个人分别关押。国民党军法庭5月30日判他们死刑,褫夺公权,判决书由蒋鼎文等人签字。6月10日下午,在台北马场町刑场执行,四人被枪决。聂曦牺牲时33岁,眼睛没闭上。法医报告说可能是子弹打中延髓导致眼睑提肌强直收缩,生理反应。但从历史资料看,聂曦对吴石的选择一直耿耿于怀。

那张特别通行证虽然方便,但风险太大,一旦暴露就是铁证如山。吴石明知这点,还非用它,聂曦觉得完全可以用普通证或其他办法拖延时间避开风头。吴石的决定加速了情报传递,却也直接导致链条断裂,大家都没退路。聂曦到死都没弄明白,为什么非得冒这个险。

其实,吴石的选择有他的道理。他手里情报事关台湾解放时机,国民党当时还在舟山等地据守,情报晚传一天,可能就多死人。特别通行证是唯一能快速通过关卡的办法,普通证审批太慢,容易卡壳。吴石考虑过风险,但觉得值。多年后,人们整理吴石遗物时,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特别证虽险,但情报不能等。

吴石没全告诉聂曦,可能怕增加负担。聂曦没看到这个,带着疑问走了。这事接地气地说,就跟日常决策一样,有时候领导拍板,你下面执行,心里有疙瘩,但大局当前,只能硬上。聂曦的死不瞑目,不光是生理的,更是心里的那点不解,觉得吴石本可以再想想办法。

蔡孝乾叛变后得了少将军衔,在台湾被监控着搞研究,到1982年才死。他出卖那么多同志,导致1800多人牺牲,台湾地下网几乎全毁。谷正文继续干他的抓人活儿,没啥悔意。这案子标志着台湾白色恐怖高峰,国民党当局借此大肆清洗。吴石等人的情报确实帮了大忙,比如台湾兵力图,直接影响了后续战略规划。要不是蔡孝乾这茬,他们可能多坚持一阵。

聂曦短暂一生,止步33岁,但他跟吴石的合作,体现了那种隐蔽战线的坚持。不是轰轰烈烈打仗,而是悄无声息传递资料。聂曦虽不是党员,但他的行动跟党员没两样。朱枫是正式联络员,从大陆来,带走情报时也知道风险。陈宝仓提供后勤支持,四人各司其职。事件后,台湾情报活动受重创,好几年缓不过来。大陆这边,吴石等人的事迹慢慢传开,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公开。2013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聂曦的名字跟吴石、朱枫、陈宝仓并列,石碑上刻着,广场有他们的雕像。聂曦骨灰部分归还大陆,家属等了多年。

吴石选了高效路径,聂曦觉得太激进,但历史证明情报价值巨大。接地气点讲,人总有时候纠结决定对不对,尤其是牵扯生死。聂曦的疑问,到今天还能让人想想,在那种环境下,怎么平衡风险和任务。这案子不是孤立的,是两岸统一进程的一部分。吴石情报组的贡献,帮着缩短了内战尾声,虽然他们没看到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6

标签:历史   死不瞑目   牺牲   聂曦   情报   台湾   国民党   国防部   舟山   大陆   出境证   通行证   正文   台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