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方一纸令下:“不同捷克总统帕维尔进行任何交往”!
这份外交辞令背后,是捷克总统帕维不顾中方多次警告,赴印度秘密会见达赖,公然干涉中国核心主权问题。此前,他还叫嚣“台湾省有事就是欧洲有事”,签署反共法案,将宣传共产主义定为犯罪,布拉格市政府甚至与台北缔结“姐妹城市”。
一个国土仅7.9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凭什么屡碰中国红线?背后黑手不言而喻:美国!而捷克绝非孤例,立陶宛、菲律宾都是美国遏华的“马前卒”。
今天咱们撕开表象,聊聊从立陶宛到菲律宾、捷克,美国为何偏爱用“小棋子”搞事?小国为何甘愿当炮灰?中国又当如何破局?
就拿这次来说,捷克这么一个小国,屡次在中国核心利益上跳脚,原因无非3样。
其一,政治投机。捷克部分政客沉迷反华表演,妄图借台湾省、人权等问题刷存在感,捞政治资本。捷克参议院主席维斯特奇尔率团访台,就是典型例子。
其二,形势误判。捷克经济体量小,似乎对华贸易依赖度并不高,仅占其外贸总额的8.7%。自以为挑衅成本低,中国好欺负,殊不知,中国出手,从不手软。
其三,“主子”授意。美国给钱、给承诺,怂恿捷克冲在前线。数据显示,捷克近年从美国军火订单中获利颇丰,还获得所谓“安全保障”承诺。
说白了,捷克是典型被美国当枪使的棋子,还自以为占了便宜。那么,为什么美国这么喜欢找这些小国,来当遏华“棋子”呢?
首先,那必须是低成本,高杠杆。小国体量小,挑衅中国代价可控。美国只需提供“口头支持”或少量军事合作,就能煽动其冲在前线,让这些小国在台湾省、南海、人权等问题上不断挑衅,消耗中国外交资源。
再来就是美国惯用的地缘政治“钉钉子”。在欧洲,美国用捷克、立陶宛牵制中欧合作;在亚太,菲律宾地理位置关键,美国一煽风点火,立马变成“南海搅屎棍”。这些国家像“钉子”插入中国周边,破坏地区稳定,阻碍“一带一路”等倡议。
最关键的,是美国还用这些“棋子”来测试中国反应,为后续策略提供参考。若棋子被制裁,美国可随时抛弃,毫无损失。如立陶宛2021年与台湾省互设代表处,遭中方反制后贸易暴跌58.7%,企业破产,但美国仅象征性声援。
若中国反应温和,不痛不痒,那一个小国成功挑衅后,会鼓励其他小国效仿。捷克、立陶宛的行为如同“示范”,菲律宾在南海频频挑衅也是受此“启发”,试图通过制造事端,获取美国关注和资源。
如何破局?中国策略清晰。第一,精准打击,直击要害。不同帕维尔交往,而非全面断交,留有余地,同时震慑效仿者,捷克今天的惨,就是所有挑衅中国的小国,明天的剧本。
第二,深耕周边,破解围堵。深化与中东欧其他国家合作,分化瓦解美国阵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多极世界,才是破解“棋子陷阱”的根本之道。
第三,不被挑衅带节奏,专注自身发展。芯片、新能源等领域加速突破,美国遏制成空谈。今日之中国,有足够的智慧与实力,让所有挑衅者自食其果。
一句话,中国不会因几只“跳蚤”的叮咬而动摇,但绝不容忍核心利益被践踏。奉劝那些“狗腿子”们,棋子永远成不了棋手,当美国舔狗的代价,你付不起!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