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被称为“炎热巅峰”,正值盛夏三伏天。
今年夏天格外炎热,多地气温达历史新高,广东地区湿热气候尤为明显,高温闷热,人体容易出汗过多、脾胃失调、心气耗损。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天时,天人相应”,通过饮食、穴位、作息等多维度调理,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养护阳气。本期结合广东地域特色与中医理论,为您科普大暑节气如何养生~
暑热交蒸,养生需"清暑护阳"
大暑期间,广东天气高温与雨水交替,空气湿度大,形成“湿热交蒸”的气候特点。
中医认为,湿热易侵袭人体,导致毛孔张开、汗出过多,耗损阳气与心气。
此时养生需兼顾“清热解暑”与“养护阳气”,避免贪凉伤脾,同时注意心神安宁,预防“精神中暑”(情绪烦躁、失眠等)。
大暑节气养生关键点
防暑湿入侵:减少淋雨、避免久居潮湿环境。
护阳气:避免过度贪凉(如冷饮、空调直吹)。
安心神:保持情绪平和,避免“心火”过旺。
饮食调养:清热祛湿,药食同源
广东人擅长利用本地食材与中药材,通过“药食同源”达到养生效果。饮食需兼顾清热、祛湿、健脾,同时避免寒凉伤正。
实用指南
1. 清热解暑,甘淡为主
推荐食材:冬瓜、荷叶、赤小豆、薏苡仁、茯苓、莲子、百合、西瓜、绿豆。
经典汤品:老冬瓜荷叶汤(清热利尿)、绿豆汤(解暑解毒)。
特色食俗:食用“仙草”(凉粉草)制成的烧仙草,清凉解毒,消暑生津。
2. 健脾祛湿,温养中焦
温脾食材:糯米艾粑(艾草温脾阳、祛湿邪)、陈皮(理气祛湿)、鲤鱼(利水)。
推荐食谱:可食用芡实、南瓜、陈皮、鲤鱼等,如薏米陈皮鲤鱼汤(薏米、陈皮、冬瓜、鲤鱼),健脾利湿,理气调中。
3. 科学避忌
少食热性食物:荔枝、榴莲等易上火,可搭配盐水或清热食材食用。根据中医理论,这些食物属于温热性质,过多食用易导致体内阳气过盛,从而引发上火症状。
慎用寒凉:冰镇饮品易伤脾阳,建议温热或常温饮用。中医认为,脾喜燥而恶湿,过多摄入寒凉之物会损伤脾阳,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4. 日常茶饮推荐
伏茶:金银花+夏枯草+甘草,清热利湿。
藿香荷叶茶:鲜荷叶、广藿香、绿茶冲泡,代茶饮,清暑化湿,芳香醒脾。
穴位保健:简单按摩,调脾祛湿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按摩特定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达到祛湿养阳的效果。
实用穴位
1. 地机穴:健脾祛湿
【定位】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下3寸。
【按摩方法】拇指按压3-5分钟,每日1次,缓解腹胀、水肿。
【作用】强化脾胃运化,促进湿气排出。
2. 曲池穴:清热排湿
【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凹陷处。
【按摩方法】拍打或揉按1-2分钟,促进大肠经排浊。
【作用】清热利湿,缓解湿热导致的烦躁、口干。
起居调摄:顺应天时,科学避暑
1. 作息规律
夜卧早起:晚睡不宜超过23点,早晨6-7点起床,午休30分钟养心神。
避免熬夜:损耗阳气,降低免疫力。
2. 防暑避湿
外出时间:避开正午烈日,穿戴透气衣物(如棉麻材质)。
空调使用:温度不低于26℃,避免直吹,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
3. 适度运动
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散步、太极,避免大汗淋漓。
运动强度:微微汗出即可,及时补水防脱水。
岭南地区传统养生智慧
广东地区的大暑习俗不仅是文化传承,更蕴含中医养生逻辑。
1. 饮伏茶:清热共享
【做法】用金银花、夏枯草一起煮的伏茶。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而夏枯草可清肝泻火、明目。
【作用】清热解暑,预防中暑。
2. 晒伏姜:储备温阳之力
【做法】大暑期间晾晒生姜切片,秋冬煮汤。
【科学原理】生姜温中散寒,夏季晒制吸收日光阳气,增强温通效果。
3. 吃荔枝配盐水:补心脾防上火
【传统做法】大暑吃荔枝,浸盐水后食用或荔枝壳煮水。
【科学解释】荔枝性温,补心脾但易燥,盐水中和其热性,平衡体质。
4. 划船等水上运动:强身调心
【健康益处】全身运动促进气血循环,水上活动清凉消暑。
【注意事项】防晒、防暑,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精神调养:心静自然凉
高温易引发“精神中暑”(烦躁、焦虑),影响身心健康。中医强调“心静则身凉”。
实用方法
冥想静心:每日10分钟冥想或深呼吸,缓解情绪。
音乐疗法:听舒缓音乐,调节心神。
清心食材:莲子、百合、麦冬,搭配菊花茶,清心火。
冬病夏治:三伏贴的科学应用
大暑属三伏天,人体阳气最盛,此时“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实用建议
【适应症】风湿、慢性咳喘、体虚易感等寒性疾病。
【方法】三伏贴(中药贴敷穴位)+ 艾灸(温通经络)。
【提醒】需在专业中医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操作。
中医提醒:防暑护阳,平衡是关键
核心原则
防暑勿贪凉:忌冷饮过量、空调低温,避免寒湿内侵。
养阳不助火:温补食材(如生姜)需搭配清热物(如冬瓜),防燥火内生。
因人而异:体质不同,调养方法需调整(如阳虚者可多晒太阳,湿热体质者侧重祛湿)。
愿每个人都能用中医智慧
科学养生
安然度过酷夏
盈孕健康之气!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