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烟草收入断崖差距:美国85.8亿,日本205亿,中国令人意外

人为什么会吸烟?

有的人说是解乏,能在身心疲惫的时候狠狠刺激一把,让人提提神,也有人调侃说是为了强军富国,毕竟军费的开支还没烟草的税收高。

可问题是,一时“畅快”的背后,却是身体健康在无声的哀嚎,每年我国因吸烟患肺癌而死亡的人数,足足有6位数之多。

2024年,美日烟草的总收入分别是85.8亿、205亿美元,且每年还在呈下降趋势,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吸烟有害健康了。

那么作为拥有足足有3亿烟民的中国,2024年烟草总收入又是多少呢?

烟草

美国吸烟人数逐年下降

旧金山硅谷的一间会议室里,一位谷歌工程师开完会,悄悄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盒白色粉末状的东西,倒在舌下含住。

这是瑞典火柴公司生产的尼古丁袋。

在美国科技圈被称为隐形减压神器,不会触发烟雾报警器,也不会留下烟味。

但即便如此,他也很少在同事面前使用。

因为在美国公开吸烟,会被视为不健康、没素质,因此哪怕是尼古丁袋也只能偷偷来。

这种吸烟羞耻感源于美国持续半个世纪的反吸烟运动。

烟味

1964年,美国卫生局发布一份年度,首次将吸烟与肺癌挂钩。

1998年,烟草企业与46个州达成大和解协议,承诺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反吸烟宣传。

如今,美国青少年吸烟率降至25年来最低,2024年初高中生烟草使用者较前一年减少55万人,传统香烟在青少年中的使用率仅1.4%。

在美国文化里,吸烟早已从时髦社交行为变成需要隐藏的习惯,这种文化偏见,注定了其烟草市场难成气候。

而相较于美国普遍的抵触烟草,日本方面的态度就柔和了很多。

在东京涩谷的一家吸烟室里,一位白领点燃了一支七星香烟,烟雾透过通风系统迅速消散。

吸烟

在日本,只要在指定区域吸烟,就不会被人指指点点。

而《昼颜》、《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等热门日剧里,女性主角吸烟的场景屡见不鲜,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吸烟是中性习惯的文化认知。

为了延续这种文化惯性,烟草公司在东京新宿开设了全球首家Ploom X体验馆。

店内没有刺鼻的烟味,取而代之的是咖啡香,店员会根据顾客的口味推荐不同口味的烟弹,还提供免费试用设备。

即便日本青少年吸烟率已降至4%以下,但成熟市场的稳定消费群体,仍支撑着加热烟草12.6%的本土份额。

在日本文化中,吸烟既不是时髦也不是羞耻,而是一种被包容的生活方式,这种中性态度,让烟草市场得以在控烟政策下维持稳定。

烟弹

2024年,中国烟草的工商总收入是1.6万亿元,换算美元是2250亿,是美国的20多倍、日本的10倍。

在中国上海的一场商务宴会上,谈生意的老板往往会拿出一条软中华,逐一递给在座的客户。

席间没人拒绝,递烟、接烟、点烟的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是宴会的标准流程。

在中国,递烟不是单纯的让你吸烟,而是给你面子,是拉近距离的社交手段。

这种吸烟即社交的文化,深深扎根在中国社会。

烟草

在山东、河南等省份的农村,婚礼、葬礼上“散烟”是必备环节,一条香烟甚至比红包更能体现心意。

在云南,烟农会将最好的烟叶制成手卷旱烟,招待贵客时递上一支,代表最高礼遇。

更有趣的是,湖北某烟厂联合当地白酒企业,推出了酒心香烟,将白酒工艺融入烟丝制作,主打商务宴请专属,上市半年就卖出5000箱。

烟草

如今,烟草早已超越成瘾品的属性,成为人情社会的“润滑剂”,这种文化嵌入性,让3.5亿烟民撑起了全球最大的烟草市场。

然而,一时“爽快”的代价是巨大的。

我国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了100万,相当于每天有上千人因吸烟离世,其中肺癌、冠心病、中风占比超70%。

更令人揪心的是,二手烟和三手烟的危害被严重低估。

烟草

我国有7.4亿非烟民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而烟草燃烧后附着在衣物、家具上的三手烟,会持续释放有害物质,对儿童发育影响极大。

面对如此沉重的健康账单,控烟政策也陷入两难。

2024年,我国将卷烟均价提高10%。

但数据显示,仅4%的烟民因此戒烟,反而有23%的烟民选择减少其他开支,维持吸烟习惯,高端烟的销量甚至同比增长8%。

云南某戒烟门诊的医生无奈表示,我们接诊的患者中,有60%是因为身体出现问题才来戒烟,但复发率高达70%,很多人戒了又吸,因为不吸烟,生意就没法谈。

而另一边,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家牙科诊所里,17岁的高中生莉莉(化名)正接受口腔溃疡治疗,医生告诉她,这与她长期使用尼古丁袋有关。

烟民

2024年夏天,美国拉斯维加斯的烟草博览会上,瑞典火柴公司的展台前挤满了人。

他们推出的尼古丁袋,凭借无烟雾、无气味、无灰烬的特点,成为展会焦点。

2023年ZYN在美国的销售额突破40亿美元,占尼古丁袋市场的47%,2024年预计能涨到55亿。

在中国,烟草行业的转型正悄然加速。

2024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在深圳成立新型烟草研发中心,投入50亿元研发电子烟和加热烟草技术,首款国产加热烟草产品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同时,海外市场的布局也在提速。

烟民

2023年中国烟草出口额达91.73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市场份额突破10%,其中“云烟”、“红塔山”等品牌在越南、缅甸的销量排名前三。

但转型始终绕不开“控烟”这道坎。

目前,我国已在多个城市试点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还计划将烟草税从目前的56%提高至60%。

不过,从目前的阻力来看,咱们要想真正达到全民禁烟的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信源:界面新闻 2025年3月6日关于“2024年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6008亿元”报道

信源截图

结语

这场跨越太平洋的烟草博弈,没有绝对的赢家。

因为无论收入多高,都无法弥补生命的逝去。

全球每年800万人因烟草死亡,这个数字远比任何收入数据都更触目惊心。

未来,三国烟草市场的差距或许还会变化,但真正的进步,不在于谁的收入更高,而在于谁能先走出以健康换经济的怪圈。

一个国家的发展底气,从来不该是靠“成瘾性消费”支撑的。

或许有一天,烟草收入的差距会变得不再重要,因为那时,我们已经找到了经济繁荣与全民健康的共赢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财经   美日   断崖   日本   美国   中国   烟草   差距   意外   收入   烟民   尼古丁   烟味   文化   市场   美元   肺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