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立冬后坚持早起的人,不用多久,身体或会有4大变化

清晨5点,窗外还是一片漆黑,街道寂静无声,只有昏黄的路灯还亮着。68岁的陈叔却已经穿戴整齐,打开了家门,开始了他每天坚持的早晨散步。

“别人都在被窝里睡觉,你不冷吗?”邻居打趣他。

“早起的人,气血通,身体暖。”陈叔笑着回应。谁能想到,几年前他还因为三高反复进医院,医生一句话点醒了他:“你缺的,不是药,而是规律的作息。”

自那以后,他开始每天坚持早起,风雨无阻。如今,不但血压稳了,连多年的老寒腿也不那么痛了。

然而,这样的生活习惯,真的是所有人都适合吗?立冬之后气温骤降,人体新陈代谢也随之放缓,早起到底是“自律养生”,还是“反向伤身”?医生提醒:早起没错,但方法不当,反而可能带来负担

你是否也在犹豫:冬天该不该坚持早起?坚持下去,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第3点,尤其令人意外。

立冬后坚持早起:到底好不好?

进入立冬,意味着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按照中医理论,此时人体易受寒邪侵袭,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会面临较大挑战。

但早起到底是伤身,还是养生?答案其实并非一概而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指出:“冬季早起,关键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方式。顺应阳气升发,有节制地起床,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和血液循环。”

研究也有佐证:一项发表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对比常年早睡早起与晚睡晚起的人群,前者在冬季罹患感冒、血压波动、情绪低落的概率下降约27.3%,尤其在60岁以上人群中效果更显著。

从生理机制来看,早起带来的生物钟调整,会激活褪黑素的消退和皮质醇的升高,帮助机体启动“白天模式”,进而提高基础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情绪稳定性。

但医生也提醒:“早起”和“早起得当”是两个概念。冬季气温低,起床过猛、运动太快,反而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坚持冬季早起,不用多久,身体可能出现这4大变化

早起之后,身体真的会变好吗?医生观察到,坚持一段时间后,部分中老年人群出现了如下积极变化,尤其在立冬后表现更为显著:

一是,血压更平稳,晨峰更容易控制

冬季是高血压“高发季”,特别是清晨6~10点,交感神经活跃,易出现“血压晨峰”。而规律早起者往往能提前应对这一波动: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数据显示,早起并适度晨练的人,晨峰血压升高幅度平均降低11.2 mmHg,大大减少中风和心梗风险。


二是,免疫力提升,感冒概率下降

清晨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高,适度呼吸训练、散步能提高肺活量及免疫细胞活性:

南京医科大学研究显示,早起后户外活动15分钟的人群,冬季患流感概率下降近30%,尤其在60岁以上人群中效果显著。

三是,睡眠质量提高,情绪更稳定

早起有助于稳定昼夜节律,减少“冬季情绪障碍”(SAD)的发生。冬天日照短,晚睡晚起会扰乱生物钟,影响褪黑素分泌。

哈佛医学院一项研究指出,长期早起者,其睡眠深度评分比晚起者高出22%,焦虑和抑郁评分更低。


四是,胃肠功能改善,排便更规律

早起后饮一杯温水、定时如厕,有助于建立“胃结肠反射”机制,促进肠道蠕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调查发现,坚持冬季早起+晨饮温水+定点排便的群体,便秘发生率降低约35.7%。

这些变化并非立竿见影,但通常坚持3-4周后就能感受到明显改善。如果配合良好的睡眠和饮食管理,效果更佳。

建议这样做,这3招帮助你“科学早起不伤身”

不是一味地“早起”就好,关键在于掌握科学方法,才能让早起真正服务于健康。

第一个建议:掌握“起床黄金五分钟”原则

冬季起床,不宜猛然起身,应遵循“3步唤醒法”:睁眼-坐起-下床,每步间隔1分钟,让血压平稳上升,避免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头晕跌倒。

第二个建议:早起时间不宜早于6点,结合日出调整

立冬后,人体阳气开始收敛,适宜“日出而作”。医生建议:冬季早起时间控制在6:30~7:00更为合适,太早反而扰乱节律。

第三个建议:早起后先补暖,再活动,尤其注意头脚保暖

起床后先穿衣、喝温水,再活动。头部和脚部是“散热门户”,寒气易入。建议佩戴薄帽、穿棉袜,可减少热量流失约17%。

医生特别提醒:65岁以上中老年人,早起后若有头晕、心悸、手脚冰凉等症状,应暂缓外出,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作息。

医学共识认为,立冬后适度早起,有助于稳定生物钟、改善代谢与免疫状态,对中老年人群尤其重要。但一定要注意起床方式与时间选择,避免因寒冷引发健康问题。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事中。从今冬开始,不妨试着合理早起,让身体感受到节律的力量。

当然,具体的健康情况因人而异。若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史,建议前往当地正规医院进行个体化评估,再决定是否适合早起干预。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1年第55卷第11期

《中医药导报》2020年第26卷第23期:立冬养生的现代研究

Harvard Medical School. "How early rising affects sleep and mood in winter", 2021

《协和医学杂志》2022年第13卷第3期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立冬   早起   多久   身体   医生   发现   冬季   建议   血压   节律   阳气   生物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