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参崴到图瓦再到库页岛,俄罗斯对中国态度发生逆转?

“中国货能走海参崴了!”

2023年6月,吉林商人老李接到消息,乐得合不拢嘴。海参崴开放中转,图瓦求投资,库页岛抛橄榄枝,俄罗斯接连向中国示好。

从远东港口到西伯利亚内陆,再到油气宝岛,中俄关系似乎迎来新篇章。

海参崴的开放:出海口回来了?

海参崴,这名字听着就有点亲切。满语里,它叫“海边的渔村”,清朝时归吉林管,是正宗的中国东北地盘。可惜,1860年《北京条约》一签,40万平方公里土地没了,海参崴改名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统治东方”。

如今,它是俄罗斯远东重镇,三面临海,港口年吞吐量4000万吨,地理位置绝佳,离中国边境不过百来公里。

2023年6月,中国海关总署一纸公告,吉林货物可以走海参崴中转,直达东南沿海。消息一出,吉林的老板们眼睛都亮了。

为啥?海运成本低啊!比铁路便宜十倍,比公路便宜二十倍。货从吉林运到海参崴,再坐船到浙江,时间短,钱包也鼓。政策落地没多久,海参崴码头热闹得像赶集,中国集装箱堆满岸边,吞吐量涨了280%。2023年,这港口吞下85.94万标准箱,货运量1320万吨,同比增长12%。俄罗斯赚服务费,中国省物流钱,双赢!

不过,这事儿可不只是钱那么简单。海参崴这地儿,历史太敏感。网上有人喊:“163年后出海口回来了!”这话听着激动,但冷静想想,俄罗斯没松主权,只是开了个方便门。

专家说了,这是经济合作,不是领土交易。可为啥俄罗斯突然这么大方?

中国成救命稻草

2022年2月,俄罗斯跟乌克兰干上了,战争一打就是两年。每天3亿美元扔进去,军费像流水,财政吃不消。

更惨的是,西方制裁来了:SWIFT踢出去,能源卖不动,资产被冻结。对欧盟出口跌了76%,进口掉31%,欧洲市场基本废了。俄罗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得找新靠山。

这时候,中国站出来了。2023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额538.46亿美元,同比涨29.3%。中国卖车、卖家电,俄罗斯送油、送气,两边一拍即合。

全年贸易额冲到2401.1亿美元,增26.7%,中国稳坐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宝座,占它外贸20%以上。海参崴一开放,俄罗斯港口赚得盆满钵满,制裁的压力也轻了点。

这还不算完。俄罗斯一看中国靠谱,干脆把“向东看”玩得更大。图瓦、库页岛也凑过来,眼巴巴等着中国掏钱包。经济不好过,俄罗斯的心态变了,从“老子不缺你”到“兄弟帮帮忙”,这转变快得让人有点懵。

资源换条铁路

图瓦共和国,藏在西伯利亚南边,挨着蒙古国。这地方以前叫唐努乌梁海,清朝时是咱的地盘,后来沙俄抢走,苏联收了,现在是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

图瓦有啥?煤、铁、黄金,资源多得数不过来。可惜,路太烂,铁路几乎没有,运货贵得要命,经济一直起不来。

2023年,图瓦领导人霍瓦利格跑来中国,手里拎着矿石样品,满脸堆笑。他想干啥?求投资,修铁路,跟中国做买卖。

图瓦看中了“一带一路”的中蒙经济走廊,想靠中国资金和技术,把矿挖出来,运出去,彻底翻身。这事儿挺新鲜,俄罗斯地方官这么主动找中国,过去可不多见。

为啥图瓦急了?还不是因为俄罗斯撑不住了。西方一掐脖子,远东得自救。中国要是点头,铁路一通,矿一卖,图瓦能富,俄罗斯也能喘口气。看来,经济这根绳子,把俄罗斯拴得越来越紧了。

库页岛的邀请:油气大礼包

库页岛,俄罗斯最大的岛,夹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中间,比海南岛大两倍。这地方油气多得吓人,储量超70亿吨,比南海还猛。过去,俄罗斯捂得严实,外国公司想插手?门都没有。

可2023年6月,萨哈林州长利马连科跑来中国,热情得像推销员,硬要把油气项目塞给中国。

咋回事?西方制裁一压,能源公司跑光了,俄罗斯没钱没技术,项目搁浅。没办法,只好找中国。中国有钱有技术,正好填空缺。

库页岛一开放,中俄能源合作更火。2023年,俄罗斯还是中国第一大能源进口国,油气流水般送过来,库页岛这块肥肉更是锦上添花。

从海参崴到图瓦,再到库页岛,俄罗斯连放三个大招。以前高冷,现在主动凑上来,这态度转得太快了吧?经济逼得没法子,俄罗斯只能向东抱大腿。可这背后,真只是钱的事儿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财经   海参崴   库页岛   俄罗斯   中国   态度   发生   吉林   油气   远东   西伯利亚   铁路   港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