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官博删除赴山海,这是什么情况?
人民日报删博事件:娱乐圈的 “双面人” 该醒醒了!
2025 年 5 月 10 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凌晨悄然删除所有与古装剧《赴山海》相关的宣传内容。这一动作看似微小,却如深水炸弹般在舆论场激起千层浪 —— 当主流媒体毅然决然与争议作品划清界限,我们不禁追问:究竟是什么样的恶性事件,让一部投资 3.5 亿的仙侠巨制未播先塌房?又是什么样的艺人行径,让官媒不惜自损流量也要与之切割?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凯馨原名俞凯馨,母亲权怡凤是新加坡著名主持人,生父名为俞宏荣。因父母离异,后认李荣达为干爹,遂改名李凯馨。1999 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后加入新加坡籍
李凯馨陷入严重争议。其前助理曝光录音,她在录音中称 “大部分中国人是傻 X”“来华只为赚钱”,还被指存在文化认同模糊、道德争议缠身、霸凌传闻等问题。她原本参演的电视剧《赴山海》将其除名并延迟播出,多个品牌也终止与她的合作,其个人账号停更,经纪公司未正式回应,她面临着失去中国市场的危机。
事件的导火索,是剧中女二号演员李凯馨的两段录音曝光。在 2024 年的私密对话中,这位新加坡籍艺人用轻蔑的口吻称 “大部分中国人是傻 X”“来华只为赚钱”,其言语间对中国观众的侮辱与利用心态令人发指。更令人愤慨的是,早在 2023 年春节,她便在外网用 “Lunar New Year” 替代 “Chinese New Year”,刻意模糊春节的中国文化属性,被质疑为讨好海外市场而背叛文化立场。这种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的行径,彻底暴露了其 “双面人” 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李凯馨并非首次挑战道德底线。学生时代她被曝校园霸凌(虽未被证实),与已婚男星霍建华贴脸合照引发 “绿茶” 争议,甚至被前助理指控长期存在职场霸凌行为。这些劣迹叠加,坐实了其 “德不配位” 的公众形象。更讽刺的是,她曾在公益活动中佯装爱心人士,转头却对工作人员冷言相向:“这破活动赶紧拍完,耽误我做脸”,虚伪面目可见一斑。
《赴山海》的翻车,撕开了娱乐圈资本操控的遮羞布。表面上,李凯馨仅是女二号,但实际戏份占比高达全剧 40%,与男主成毅的官配 CP 线贯穿始终,远超名义上的女主娜扎(仅占 13%)。业内人士爆料,李凯馨团队以 “新加坡文化使者” 身份带资 3000 万进场,通过资本运作强行将其捧为 “隐形女主”,甚至要求修改剧本强化其角色比重。这种 “带资进组” 的畸形操作,不仅破坏了创作生态,更让娜扎等实力派演员沦为 “招商工具人”。
更讽刺的是,剧方早在 4 月 9 日(录音曝光前 10 小时)就删除了李凯馨的演员表信息,却保留预告片中的戏份。这种 “掩耳盗铃” 的危机处理,暴露出资本方在流量与道德间的摇摆 —— 既想规避风险,又不愿放弃已投入的成本。最终,人民日报的删博之举,彻底打碎了他们的侥幸心理。
人民日报的果断行动,绝非偶然。从张哲瀚靖国神社事件到赵薇 “台独” 关联作品下架,主流媒体对损害国家利益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一以贯之。此次删除《赴山海》相关内容,不仅是对李凯馨个人的警示,更是对整个娱乐圈的严厉告诫:民族情感与文化底线不可触碰,任何 “两面人” 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网友所言:“中国市场欢迎真诚的外籍艺人,但绝不容忍吃饭砸锅的双面人”。
因为她个人的错误,在外网受到了网友的抨击
《赴山海》的遭遇,为整个影视行业敲响了警钟。一部作品若想行稳致远,必须坚守 “德艺双馨” 的基本准则。资本方需摒弃 “流量至上” 的短视思维,建立严格的艺人背景审查机制;创作者应回归艺术初心,拒绝为资本妥协损害作品质量;监管部门则需完善 “艺人黑名单” 制度,让失德者付出应有代价。
当《赴山海》的宣传物料从人民日报官博消失,这场风波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未结束。它提醒我们:在资本狂欢与流量喧嚣中,民族尊严与文化主权始终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唯有让德才兼备者站在聚光灯下,让失德败行者无处遁形,中国影视行业才能真正迎来风清气正的春天。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