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曾经,俄罗斯学者帕纳林提出一个大胆设想:美国未来可能走上苏联的老路,最终分裂成三个国家。
那会儿世界还在震惊于美国首位非白人总统的诞生,没人把这话当回事。
但如今,时间走到2025年,这个“预言”又被翻了出来,原因很简单,它似乎越来越像回事了。
最近几年,美国国内不安稳的气息越来越明显,政治极化、经济差距、文化撕裂、州权挑战……每一个单拎出来都像是小问题,但合起来看,像极了一个系统开始“卡顿”的征兆。
哪怕美国媒体自己也不再遮遮掩掩,纷纷承认国内矛盾正朝着“不可控”方向发展。
帕纳林当年的判断是基于三个维度:经济分裂、文化对抗、制度失效。现在再一一对照,当年的“假设题”,已经变成了“应用题”。美国虽然还是那个超级大国,但它的内部,正悄悄发生着一场不动声色的“解构”。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但钱的事儿从来没能联邦统一过。
就说加州这个“富哥”,经济总量独占鳌头,科技产业发达,出口能力强,税收也多。但这些年,它的钱很大一部分都被拿去补贴中部和南部一些财政紧张的州。
换句话说,挣得多,花得也多,但钱不一定都花在自己身上。
这种“富帮穷”的做法在纸面上叫“联邦责任”,但到了地方可就变了味。
加州内部近几年就不断冒出“独立”话题,民调显示,愿意脱离联邦、自己过日子的人越来越多。这可不是闹着玩,而是真正对制度公平提出质疑。
反过来看,那些财政吃紧的州也有自己的难处。他们发展潜力有限,靠传统产业为生,难以跟得上时代节奏。
在这种背景下,资源分配就成了导火索,谁都觉得吃亏,谁都不服谁。
得州的做法就更直白了,干脆立法推动能源自主,摆明了不想让联邦插手本地油气。
虽然嘴上说是为了发展效率,但背后还是那句老话: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
这种财政和资源上的“你挣你的,我顾我的”,让美国看起来像一个国家,实则越来越像一个利益松散的联盟。各州各算各的账,谁也不想多贴谁一分。
经济上不对等,还可以靠制度协调;但文化上的撕裂,一旦形成,就很难弥合。
美国的“文化战”,现在已经不是“观点不合”那么简单,而是“认同冲突”。
从移民到枪支,从堕胎到教育,很多原本属于政策范畴的问题,现在被贴上了“身份标签”。
一个问题背后,代表的是一整套价值观。比如加州和纽约,主张包容、多元、开放;而中部和南部很多州则强调传统、宗教和家庭观念。两边看对方都觉得“离谱”。
政治表现上也越来越极端,2020年大选结束后,一些州拒不接受结果,甚至爆发了震动全球的“国会山冲突”。
这不只是党派之争,而是深层的社会裂痕。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快速变化。少数族裔人数不断攀升,不但改变了选民构成,也影响了文化主流。
有些老牌白人社区开始感到“边缘化”,这种失落感被政客不断放大,进而推动了更多极端主义的兴起。
加州通过的《生殖自由法案》,和得州推出的“心跳法案”,看似是法律之争,但实际上是两个“美国”之间的制度比拼。
一个强调个人选择,一个强调道德约束,连宪法解释都南辕北辙。
这种文化认同的撕裂,不再是“争来争去”,而是逐渐变成“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文化冲突成了制度对抗的背景板,分裂,不再只是个理论假设。
美国宪法是这个国家的“黏合剂”,但现在看来,这层胶也慢慢不那么牢了。表面上联邦说了算,可越来越多的州开始“各自为政”。
就拿移民政策来说,2025年,加州高等法院直接宣布联邦政策违宪,拒绝执行。
这不是“不同意见”,而是公开不买账。类似的事情也出现在环境、教育、医疗等领域,各州为自己立规矩,联邦只能干看。
军队体系也开始变得模糊,按照美国的制度,国民警卫队本该归联邦统一指挥,但现在不少州长要求把这支部队“收归地方”,理由是“本地问题本地解决”。
这种说法在苏联解体前也听过,各共和国先是要人事自主,接着就是“军事独立”。
在科技领域也有类似趋势,大型科技企业开始构建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不再依赖联邦统一资源。
硅谷不少公司已经把部分核心业务“内迁”至州内,增加本地控制力。这种“自给自足”的做法,说是企业战略,实际上也是一种“制度防火墙”。
再看联邦科研资金分配,蓝州贡献了绝大部分的技术专利,却只拿到不到一半的拨款。这种分配方式让高产出的州感到不公,进一步加剧了“我们凭什么听你管”的情绪。
当法律、军队、科技这三根柱子开始松动,联邦制度的权威自然也就变得可有可无。州与州之间的“制度差异”不断扩大,统一国家的外壳之下,已经藏着越来越多的“局部自治”。
帕纳林当年说美国会分裂成三个国家时,没人信。
但现在再看,他的预测虽然时间点没对上,但趋势的方向确实不偏不倚。今天的美国,不再是一个“共识国家”,而是一个“彼此妥协越来越难”的联盟体。
表面上,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科技领先,文化输出广泛。
但这些光鲜的外壳下,是一套运转越来越吃力的制度体系。
政治共识在减弱,经济协调难推进,文化认同在流失,制度规则开始“打折”。
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些问题,美国没有找到有效的修复办法。
联邦政府想统一,但地方不买账;各州自己忙着修补漏洞,没空谈“国家大义”。这种状态下,分裂就不再是“是不是”的问题,而是“何时、怎么”的问题。
作为中国大陆的观察者,我们看待这类国际趋势,不是为了幸灾乐祸,而是要看清楚大国运行的本质:一个国家能不能稳住,不靠表面强大,靠的是内部制度是否协调、文化是否包容、利益是否平衡。
苏联当年不是输在国防和科技,而是输在了制度僵化、经济失衡和文化断裂。
今天的美国,是否会走上相似的轨道,没人能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国家内部的“连结点”开始松动,外表再光鲜,也难挡风雨。
信息来源:俄学者预言美国2010年分裂 中俄将瓜分美国 来源:环球时报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