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江南一带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涌现出许多才子佳人。今天要讲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时代。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名叫李婉儿,她是当地一位富商的独生女。婉儿的父亲李富商,靠经营丝绸生意积累了大量财富,家境殷实。母亲王氏,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对婉儿宠爱有加。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婉儿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仅精通女红,还对诗词歌赋情有独钟。父亲李富商虽然是商人,但深知文化的重要性,特意请了当地有名的先生教导婉儿读书写字。婉儿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快,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女。
婉儿长到十六岁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宋代女子一般在十五六岁便要出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当时的普遍现象。但李富商夫妇对婉儿寄予厚望,不愿草率决定她的终身大事。他们希望为婉儿找一个既有才华又品行端正的夫婿。求亲的人络绎不绝,有富商之子,也有官宦人家,但婉儿对这些求婚者都不满意。她心中向往的是那种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一个能与她琴瑟和鸣、志趣相投的人。
李富商见女儿如此挑剔,也有些为难。他知道女儿的才华出众,一般的男子难以入她的眼。于是,他和妻子商量,决定让婉儿自己选择夫婿。婉儿听后,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她对父亲说,她想以对联的方式来选婿。李富商觉得这个方法新颖有趣,也能考验求婚者的才华,便欣然同意。
于是,李富商命人在城中最繁华的街口张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着李府千金李婉儿欲以对联选婿,上联为“洞中泉水流不尽”,凡能对出下联者,可入李府与千金相见。告示一出,顿时轰动全城。宋代文人雅士众多,对联又是他们喜爱的文学形式,许多年轻才子都跃跃欲试,想要一展才华,赢得美人归。
告示贴出后的几天里,李府门前聚集了大量的求婚者。他们有的是富家子弟,有的是寒门学子,有的是风流才子,各色人等齐聚一堂。婉儿在府中,观察着这些求婚者。她看到有的人衣着华丽,但神情浮躁;有的人书卷气十足,但举止拘谨;还有的人满脸自信,仿佛胜券在握。婉儿心中暗想,这么多人,总该有能对出下联的吧。
求婚者们纷纷交上了自己的对联,由李府的管家收齐,送至婉儿手中。婉儿坐在书房里,一张张地翻看这些对联。她看到有人对“屋上炊烟滚滚来”,这个对联虽然对仗工整,但意境太过俗气,与上联的清雅不符。有人对“高山松柏常年翠”,这个对联气势恢宏,但与上联的泉水意象不甚相合。还有人对“天上白云无尽头”,这个对联虽然意境开阔,但与上联的“洞中”不对应。婉儿看了几十个对联,都不满意。她开始有些失望,难道就没有人能理解她的心意吗?
就在这时,管家又送来了一批对联。婉儿随意拿起一张,只见上面写着“山间清风迎面来”。她眼睛一亮,这个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与上联十分契合。洞中对山间,泉水对清风,流不尽对迎面来,既有动态美,又有自然之趣。婉儿心中一喜,急忙问管家这个对联是谁写的。管家回答是一位名叫张子轩的书生。婉儿点点头,心中暗想,这个张子轩倒是个有才华的人。
张子轩是当地一位寒门学子,家境贫寒,但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他听说李府以对联选婿,便决定前来一试。他对这个上联思考了很久,终于想出了“山间清风迎面来”这个下联。他自己也觉得这个对联不错,但不敢确定是否能入才女的法眼。当他得知自己的对联被选中时,心中既惊喜又紧张。
李富商得知女儿选中了张子轩,便命人请他入府相见。张子轩来到李府,只见府中装饰华丽,仆人众多,心中不免有些拘谨。他被带到花厅,婉儿在屏风后观察他。只见张子轩相貌清秀,举止文雅,虽然衣着朴素,但气质不凡。婉儿心中暗暗点头,觉得他外表尚可。
李富商与张子轩交谈了几句,发现他谈吐不俗,学识渊博,对诗词歌赋颇有见地。李富商对他的印象也很好。接着,婉儿提出要与张子轩对诗,以进一步考验他的才华。张子轩欣然应允,两人你来我往,诗词应答,妙语连珠。婉儿见他才思敏捷,诗才出众,心中愈发满意。
经过一番考察,婉儿终于决定嫁给张子轩。李富商见女儿心意已决,便着手准备婚事。婚礼当天,李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张子轩身着新郎服,英俊潇洒;婉儿身披嫁衣,美丽动人。两人在众人的祝福下,拜堂成亲,成为一对恩爱夫妻。
婚后,婉儿和张子轩生活幸福美满。他们常常一起吟诗作对,赏花游湖,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张子轩后来考中了进士,官至翰林,婉儿也因才华出众,被封为诰命夫人。他们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成为宋代才子佳人故事中的一段传奇。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