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牺牲前经历了什么?日军回忆:她的惨叫像来自地狱的声音

1936 年8月2日,珠河小北门外的刑场,秋风卷着尘土掠过刑台。赵一曼整理好被血污浸透的囚服,望着祖国的山河,从容地闭上了双眼。

枪声响起的瞬间,这位 31 岁的抗日女英雄用生命践行了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的誓言。

多年后,参与审讯的日军士兵在回忆录中颤抖着写下:“她的惨叫像来自地狱的声音,却从未让她低下头颅。”

1935年11月22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赵一曼在与日军的激战中负伤被俘。当时她左腿中弹,在雪地里昏迷不醒,被日军巡逻队发现时,怀中仍紧揣着抗联的机密文件。

这一幕被载入《满铁档案・滨江省警务厅特高课报告》,成为她被捕时的原始记录。

日军最初以为俘获的只是普通抗联士兵,直到从她随身携带的文件中发现 “赵一曼” 的签名,才意识到抓住了东北抗日联军中赫赫有名的女政委。

档案显示,日军立即将赵一曼押往珠河县城警务局,由特高课课长山浦公久亲自负责审讯。

在《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审讯记录》(1935年11月24日)中,山浦公久写下:“此女系共匪重要干部,必须采取一切手段获取抗联情报。”

据伪满时期遗留的《珠河警务局刑讯日志》记载,赵一曼被捕后的前7天,日均遭受3次以上审讯。

1935年11月25日的记录显示,日军先是对她施以 “鞭打之刑”,用浸过水的皮鞭抽打全身,“鞭痕交错,血肉模糊”,但赵一曼 “始终骂声不绝,斥日军为倭寇”。

12 月初,日军见鞭打无效,开始使用更残酷的刑罚。日军对赵一曼实施 “灌辣椒水”,将掺有碎石的辣椒水从口鼻灌入,导致她 “剧烈咳嗽,口鼻出血”,但她 “仍坚称不知抗联动向”。

参与审讯的日军士兵佐藤三郎在1956年战犯审判时供述:“我们以为女人总能吓唬住,没想到她比钢铁还硬,辣椒水灌进去,她就用尽力气骂我们,直到昏过去。”

随着赵一曼的拒不合作,日军升级了酷刑。1935年12月13日的《刑讯记录》中首次出现 “电刑” 记载:“以导线连接手指、脚趾,通以高压电流,反复三次,该犯身体剧烈抽搐,昏厥两次,醒后仍无供述。”

曾参与刑讯的日军翻译官于忠海在1946年的证言中回忆:“赵一曼被绑在铁架上,日军用烧红的烙铁烫她的手臂和胸口,皮肤滋滋作响,冒出白烟。她疼得浑身冒汗,惨叫声撕心裂肺,但只要还有力气,就痛骂日军侵略。”

这种场景在《伪满警务厅档案・特殊审讯方法》中也有间接印证,其中记载对 “顽固分子” 可使用 “热刑” 迫使其招供。

由于刑伤过重,赵一曼多次濒临死亡。1935年12月下旬,她因 “左腿枪伤感染,并发高烧” 被送往珠河医院治疗。

据当时的主治医生张柏岩在《忆赵一曼同志》中回忆:“她身上新旧伤痕数十处,背部鞭痕深可见骨,手臂有明显烙伤,医生诊断为‘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二度烧伤、创伤性感染’。”

但治疗只是为了让她能继续承受刑讯。1936年2月,赵一曼伤势稍有好转,就被带回警务局。很快,残暴的日军又一次对赵一曼再施电刑,其虽痛苦不堪,但她仍拒答一切问题。 这种 “治疗—刑讯” 的循环持续了半年,直到日军确认无法从她口中获取任何情报。

日军士兵佐藤三郎在1954年东京审判的补充证言中,详细描述了刑讯现场:

“1936 年 1月的一个晚上,我们对她用了最新式的电刑器,电流强度可调。她的身体像被抛起的破布,每次通电都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那声音不似人声,像从地狱深处传来。但只要电流一停,她就睁开眼骂我们,说‘你们永远征服不了中国’。”

这段证言与伪满时期《特殊审讯效果报告》中 “赵一曼受刑后仍保持敌对态度” 的记载相互印证,展现了她在酷刑面前的钢铁意志。

珠河警务局看守所看守员王占甲在1948年的回忆材料中提到:“每天早上提审时,赵一曼都被打得站不住,由两个士兵架着走。晚上送回来时,衣服上全是血,牢房里总能听到她强忍疼痛的呻吟,但从没有求饶声。有一次她对我们说:‘我死了没关系,中国还有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人。’”

这些来自敌方人员的记录,虽视角各异,却共同指向一个事实:日军的酷刑摧毁了赵一曼的肉体,却从未动摇她的信仰。

在反复的酷刑与治疗间隙,赵一曼利用看守的疏忽,写下了两封遗书。

1936年8月2日,临刑前一天,她给儿子陈掖贤写下遗书: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封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遗书,字迹因手部颤抖而略显歪斜,却字字千钧,成为她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

另一封写给 “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孩子” 的遗书中,她写道:“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的牺牲不是终点,而是民族精神的起点。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将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以纪念包括赵一曼在内的抗日英雄赵尚志(无亲属关系)及所有抗联战士。1950年,赵一曼的事迹被编入中小学课本,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赵一曼文集》《东北抗日联军档案史料汇编》等文献的整理出版,更多关于她的历史细节被还原。

这些史料告诉我们:铭记赵一曼所受的苦难,不是为了渲染仇恨,而是为了理解一个民族在危亡时刻的精神力量;提及日军的暴行,不是为了延续痛苦,而是为了警惕战争的残酷,珍惜当下的和平。

赵一曼在酷刑中发出的 “地狱般的惨叫”,本质上是一个民族不屈的呐喊。

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回望,看到的不仅是英雄的伤痛,更是一个民族在血与火中淬炼出的脊梁。这种脊梁,支撑着中国从苦难走向辉煌,也将继续支撑着中华民族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历史   日军   惨叫   牺牲   声音   警务   酷刑   电刑   遗书   伪满   士兵   证言   中国   滨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