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均21+5+4!曾拒独行侠3年2700万!如今却无人问津


NBA自由市场年年有人赌错牌,今年最惨的可能是昆汀·格莱姆斯。

场均21+5+4的数据看着挺唬人,结果从拒绝独行侠3年2700万开始,到现在连个正经报价都收不到。

这波球员身价跳水背后,其实是整个联盟薪资策略的集体转向——数据泡沫破灭的年代,球队宁可错杀一千也不当冤大头。

数据好看不等于能换钱,格莱姆斯的案例堪称教科书级别。

在76人刷出来的28场高光表现,放到过去可能早就签下年均2000万的合同了。

但现在的球队管理精得跟什么似的,谁不知道赛季末的弱队对抗水分大?

看看隔壁勇士的库明加,明明能拿2000万非要喊3000万,最后连个抬价的都没有。

这届管理层集体达成默契:年轻球员的爆发数据,没经过季后赛检验都是纸老虎。

自由市场冷板凳的真相,说穿了还是供需失衡。

今年工资帽只涨了不到5%,各队却要应付至少10%的薪资膨胀预期。

76人给马克西顶薪后薪资空间吃紧,给格莱姆斯开中产合同已经是极限操作。

有意思的是,联盟高管匿名调查显示,格莱姆斯的真实价值区间在1200-1670万之间,比他自己预期的2500万直接腰斩。

这差价足够说明问题——球队现在给合同,看的是防守真实正负值、关键时刻效率这些高阶数据,不是基础数据表上的漂亮数字。

那些觉得格莱姆斯该拿大合同的人,建议看看诺埃尔和小托马斯的前车之鉴。

当年诺埃尔拒绝独行侠4年7000万,最后只能签底薪;小托马斯打出MVP级别表现却因伤病暴跌到底薪。

现在格莱姆斯拒绝的3年2700万,搞不好会成为他职业生涯最高报价。

更扎心的是,NBA新版劳资协议明年生效,中产特例的金额还要被压缩,现在不签以后可能更惨。

这哥们儿面前三条路都不好走:签资质报价风险太大,万一手感下滑明年连中产都混不上;签短约可能被当交易筹码;降薪续约又咽不下这口气。

其实最现实的出路是效仿狄龙·布鲁克斯——去年放弃高薪加盟火箭,用两年时间打出身价再谈大合同。

但问题在于,格莱姆斯有没有那个心理素质和耐性,毕竟不是谁都能接受从准顶薪到中产的心理落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体育   独行侠   无人问津   中产   数据   合同   托马斯   薪资   球员   底薪   球队   自由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