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李思思也没想到,因阅兵后的一个举动,轻松实现口碑暴涨

阅兵盛典落幕,谁也没想到,真正引爆舆论、口碑逆袭的,竟是那位39岁、早已告别央视舞台的李思思!

她未亲临现场,却仅凭社交媒体上的两段“脱稿感言”,瞬间点燃亿万网友爱国热情,被赞“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究竟是什么让她即便退圈,依然能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这绝非偶然!

书香门第与红色基因

李思思的这份从容与才华,绝非一日之功。

她的起点,就注定了她不平凡的人生轨迹。

虽然并非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但她的家庭背景却足以用“卓越”二字形容。

向上追溯,从外祖辈到父母,无一不是拥有高学历背景的专业精英。

这个家庭里,有工程师,有医生,更有为国效力的军人。

这样的成员构成,赋予了这个家庭一种独特的深度与高度。

在这样一个高知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教育自然被放在了首位。

李思思的童年,是在母亲极其严格的管教下度过的。

她被要求尝试各种才艺,更要博览群书,以此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与严厉的母亲形成对比的,是她的军人父亲。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父亲能陪伴她的时间少之又少,心中常怀愧疚。

因此,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总是带着一份温和与补偿。

这份缺失的父爱,直到李思思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才得以加倍地倾注在孙子身上。

成长于吉林长春的她,骨子里流淌着红色血液。

祖父与父亲两代军人的身份,为她的人生注入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也培养了她独立思考和规划人生的能力。

这种家庭熏陶下的成果显而易见,李思思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

天赋与努力让她早早便崭露头角,还在上大学前,她就已经是家乡电视台小有名气的兼职主持人了。

14岁那年,李思思就迎来了一次足以改变命运的机遇。

张艺谋导演的新作正在选角,她竟然被推荐去面试女主角。

虽然最终未能出演,但那份自信与舞台感,已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个清秀灵动的女孩。

15岁,她又正式踏上了电视舞台,在吉林卫视担任节目嘉宾主持,稚嫩的声音里却透着沉稳,从此与话筒结下了不解之缘。

18岁时,她参加北京广播学院举办的“新苗杯”比赛,在众多高手云集的舞台上一举夺得亚军。

这场比赛不仅让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坚定了她对传媒道路的执着。

对她而言,进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影视编导,几乎是水到渠成的选择。

进入北大后,她依旧耀眼,凭借流畅的表达和沉着的气质,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北大新闻》的主播。

更令人惊叹的是,大一那年,她便鼓起勇气站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舞台。

面对全国最优秀的青年主持人,她没有退缩,凭借沉稳大气的台风和思维敏捷的应变力,连续多期蝉联擂主,惊艳全场。

那时的李思思已清晰地意识到,拍戏或许是一种有趣的尝试,但能手握话筒,与观众心灵沟通,才是她真正渴望并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巅峰转身不为别的

大学里的优异表现,为李思思铺平了通往最高舞台的道路。

实习期间,她就被直接安排进了《综艺快报》担任外景主持。

毕业后,她不仅顺利转正,进入中央电视台,还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堪称一路开挂。

在央视,李思思很快便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主持人之一。

她主持的节目众多,反响热烈,事业扶摇直上。

2012年,她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高光时刻,首次登上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与董卿、朱军等一众资深前辈同台。

那一年,她还主持了上海电影节的开幕式,风光无限。

从2012年到2016年,她连续五年未曾缺席春晚,逐渐成长为央视不可或缺的“顶梁柱”。

外界甚至一度将她视为董卿最有力的“接班人”,在董卿渐渐淡出后,她也确实扛起了重任,成为台里倚重的中坚力量。

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家庭的天平开始让她重新思考人生的重心。

2014年和2017年,她曾因怀孕两次短暂告别春晚舞台,这些因家庭原因的缺席,让观众对她的印象一度有所淡化。

也正是这些为人母的经历,让她对家庭和孩子的眷恋日益加深。她发现,再璀璨的舞台,似乎也比不上孩子的笑脸。

一个细节深深触动了她,她听闻,远方的姥姥和姥爷总会守在电视机前看她主持节目。

姥姥眼睛不好,总要问姥爷:“思思今天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那一刻,陪伴家人的念头在她心中悄然萌芽。

2022年之后,她开始逐渐淡出,并最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错愕的决定,,从央视离职。

消息传出,惋惜之声四起。人们无法理解,为何她要在一个前途无可限量的巅峰时刻选择放弃。

但对李思思自己而言,这个选择清晰而坚定。

她从未后悔,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家庭值得她付出这一切。

换条赛道风景更好

关于李思思的家庭生活,外界曾有过不少恶意的揣测,流传最广的谣言便是她嫁给了一位年长许多的富豪。

面对这些无稽之谈,她的主持圈好友们曾出面为她辟谣,澄清其丈夫与她年龄相仿,并非什么老富商。

后来,不堪其扰的李思思索性自己公开了这段美好的感情故事。

她的丈夫,其实是她在北京大学的同窗,两人是彼此的初恋,从校园携手走到了婚姻殿堂,志趣相投,感情深厚。

她曾甜蜜地形容丈夫是一个“行动大于言语”的人,从不说甜言蜜语,却把爱意都融化在每一个实际行动里。

大学时,每次送她回宿舍,男生总会默默地等在楼下,直到确认她房间的灯亮了,报了平安,才放心离开。

李思思说,拥有一个愿意看着自己背影的男友,是件无比幸福的事。

大学一毕业,两人便步入了婚姻。

据了解,她的丈夫从事金融行业,是一位能力与她不相上下的优秀人才。

由于李思思的工作异常繁忙,丈夫便主动在家庭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尤其是在育儿方面。

他一边要应对自己繁忙的工作,一边还要照顾孩子,但总能抽出时间陪孩子们玩耍,给予了高质量的父爱。

正是丈夫毫无怨言的付出,让李思思更加觉得不能只有单方面的牺牲。

这也是她决心回归家庭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子“金宝”和次子“元宝”分别在2014年和2017年出生,两个小天使的到来,让夫妻关系愈发甜蜜。

儿子的一句童言无忌,“我不想长大,希望爸爸妈妈永远陪在我身边”,更是让她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离开央视后,李思思的生活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她拥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意外地获得了更广阔的赚钱机会。

同时,她也敏锐地抓住了新媒体的风口,积极投身自媒体电商领域。

凭借着昔日积累的名人效应和庞大的粉丝基础,她的新事业同样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的她,工作时间比以前少,收入却更高了,最重要的是,她有了大把的时间陪伴家人。

她会拍摄视频,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宣传传统文化。她会去体验非遗艺术,比如陶艺,学会之后再分享给更多人。

闲暇时光,她就和家人一起读书、运动、旅行,享受着平淡而真实的人间烟火。

最近那场阅兵仪式,她虽未在解说席,但她的心和所有国人一样澎湃。

她脱稿感言,回顾了1949年开国大典时,因飞机不够,只有17架非自制飞机需要飞两遍的“窘境”。

她又骄傲地对比了如今的盛世,百余架我们自己制造的先进飞机翱翔长空,再也无需飞第二遍。

她还提到了“81192航空英雄”王伟那句悲壮的“我已无法返航”,以此来强调,今天的中国足够强大,再也无需退让。

真挚的情感,有力的言辞,深厚的文化底蕴,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的情绪。

大家纷纷感慨:“不愧是央视严选!”

李思思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人生的路不止一条。

她从不后悔离开央视,因为她为自己选择了那条感觉更好的路。

人生总会充满各种各样的遗憾,重要的是,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有走下去并且不后悔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娱乐   举动   口碑   轻松   家庭   央视   舞台   丈夫   人生   孩子   事业   时间   北京大学   深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