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就不配旅游?
五一假期刚刚结束,一位在香港的网友就吐槽说:
内地游客们,没钱还来香港旅游。为了省几个钱,居然还在快餐店过夜,严重影响了本地人的生活。
香港网友的这个帖子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巨大争议。
要知道,五一期间,各个旅游城市都人满为患,酒店价格疯涨也总是供不应求。对此,许多穷游的人选择,在24小时不打烊的快餐店过夜。
这在国内本是一个普遍现象,在香港竟然被成了嘲讽的焦点。
那么,这位香港网友为什么要吐槽内地游客?这件事的后续又是什么呢?
五一期间,内地穷游游客在香港快餐店过夜的现象,在香港本地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不少香港市民对此表达了不满情绪,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常常能看到抱怨的帖子。
有人气呼呼地说,大半夜想吃碗热乎的面,走进常去的麦当劳,结果发现里面横七竖八躺着人,行李、衣服堆得到处都是,根本没法好好坐下来吃顿饭。
还有人直呼,大陆这些穷游的人,没钱就不要出来玩,这种在公共场合睡觉的行为,实在是透露着一股“穷酸”和没素质。
更有甚者,给这种现象贴上了 “乞衣袭港” 的标签,直言这些游客的行为不仅影响了本地人正常的生活秩序,还把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脸都丢尽了。
香港市民还特别强调,公共空间可不是随便能当旅馆用的。
在他们心里,快餐店就是吃饭、歇脚的地方,吃完饭就该麻利走人。
可现在倒好,有些游客一占座就是一整晚,空调冷气开着,电费用着,却连一份快餐都不点。
还有人直接脱了鞋子,把脚翘在椅子上,袜子的味道混着快餐店里的油烟味,其他进店的顾客闻了直皱眉。
这种行为在香港市民看来,既不文明又不合理,完全是在浪费公共资源。
香港市民实在无法理解,内地游客把快餐店当成 “免费旅馆” 的做法。
“我们香港寸土寸金,公共空间都是大家的,哪能这么随便乱用?” 一位老香港居民无奈地说。
对于香港市民们的批评和争议,内地游客也满心委屈。
其实,这些游客都不是故意想 “白嫖” 快餐店的地方睡觉,实在是被各种情况逼得走投无路。
那么,内地游客的苦衷究竟是什么呢?
2025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彻底 “火出圈”,香港更是成了大家眼中的热门打卡地。
据香港入境事务处的数据,到5月4日,整个五一假期有超过337万人次从各个口岸进进出出香港,直接刷新了今年全面恢复通关以来的最高纪录。
可这旅游热潮一涌上来,问题也跟着来了,最突出的就是香港酒店 “一房难求” 的窘境。
以前,三四百港币就能住上一晚的经济型酒店,在五一期间价格直接 “起飞”,标价轻轻松松就突破了千元大关。
再看尖沙咀凯悦、香港半岛这些高档酒店,更是开出了每晚1700到2800港币的高价,这个价格,都快赶上普通人小半个月的工资了。
这么贵的住宿费,可把不少游客愁坏了,尤其是那些手头不宽裕的穷游爱好者。
就拿年轻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平时在学校就为房租、学费发愁,好不容易攒点钱出来旅游,结果发现大部分预算都得花在住宿上。
其实,香港也有青年旅舍、胶囊旅馆这类价格相对便宜的住宿选择。这些地方一晚的费用,可能只有高档酒店的零头,听起来确实挺划算。
但麻烦的是,它们数量不多,而且位置都比较偏,有的在远离市区的小角落,坐地铁、公交都得折腾好久。
在酒店房源紧张、房价高得离谱的五一假期,香港的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像肯德基、麦当劳,摇身一变成了不少游客的 “救命稻草”。
特别是在铜锣湾这种繁华地段,有一家肯德基,到了午夜12点,店里还是亮堂堂的。
可推门进去一看,场面真让人惊讶:
每张餐桌边都坐满了游客,行李箱、背包随便往地上一扔,好些人直接靠着桌子,头枕在胳膊上,睡得东倒西歪,呼噜声此起彼伏。
所以,这些在快餐店凑合过夜的游客,其实没几个是一开始就打算这么干的,大家各有各的难处。
不过,这件事也折射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香港旅游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
香港这些年主打高端旅游,尖沙咀、中环一带,高楼大厦里全是豪华气派的五星级酒店,随便一晚的房费都够普通人半个月的生活费。
可转头看看平价实惠的经济型住宿,青年旅社、快捷酒店不仅数量少得可怜,位置还都在偏远的角落里。
就拿旺角来说,旅游旺季时,方圆几公里内的经济型酒店,提前半个月就被订得干干净净。
等到大量游客涌来,手里预算有限的人,可不就只能在快餐店凑合了?
说到底,这住宿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才是把游客 “逼” 进快餐店的根本原因。
不过,好在不是所有香港市民都对内地游客 “一竿子打死”。
在网上,也有不少理性的声音冒了出来。
有位在香港开便利店的老板就在社交平台上说:“谁不想舒舒服服住酒店啊?要不是房价高得离谱,谁愿意在快餐店将就?”
还有从事旅游业的香港人专门写文章分析,指出香港旅游不能只盯着高端市场,得重视普通游客的需求。
很多香港市民呼吁大家多换位思考,别把游客当成故意捣乱的人,毕竟谁都不想在陌生城市的快餐店度过难熬的夜晚。
这些理性的声音,也让大家看到,只要互相理解,这看似尖锐的矛盾,其实也有缓和的余地。
信息来源: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粤港澳观察】【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