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卡特权?男子强闯飞机厨房摆餐遭拒,身份曝光引众怒

“当‘特权意识’凌驾于航空安全,究竟是谁给了乘客肆意妄为的底气?”



7月28日,四川航空一架航班上,一名自称“白金卡旅客”的男子强行要求进入飞机厨房摆餐,遭拒后大闹服务舱,甚至指挥空乘人员“重新分配工作”。



这场荒唐闹剧的背后,暴露出的不仅是个人素质的缺失,更是对航空安全规则的公然践踏




据机上乘客回忆,航班起飞后不久,一名中年男子突然离开座位,径直走向服务舱要求参与餐食摆放工作。



乘务长当即以“食品安全规范”为由拒绝,并解释机上工作需由专业机组人员完成。然而,该男子竟勃然大怒,高声质问:“她是人能摆餐,我就不是人?”



随后强行滞留厨房区域,要求乘务长亲自摆餐,并命令其他空乘“去发水”,甚至扬言“其他人陪我聊天就行”。



经核实,涉事男子为某企业高管张某,常年频繁乘机累积成“白金卡会员”。知情人士透露,张某平日作风强势,曾多次因“投诉服务不周”与航空公司发生纠纷。



此次事件中,他声称“只是想体验空乘工作”,但其咄咄逼人的态度和越界行为,显然已超出合理诉求范畴



事件曝光后,网友观点两极分化



批评者痛斥张某“拿白金卡当令箭”,认为航空安全无小事,任何非机组人员介入核心操作都可能引发隐患



类似案例并不罕见——2022年,某明星因强闯驾驶舱拍照被终身禁飞;2023年,一名旅客偷拍空乘工作流程称“学习服务”,最终被列入民航黑名单。




少数支持者则认为“航空公司应包容高端客户需求”,但随即遭反驳:数据显示,我国民航每年处理违规闯入服务舱事件超200起,其中90%涉VIP旅客。



中国民航大学专家李明指出:“会员权益≠特权,安全红线不容试探。”




川航事后声明,机组处置符合规范,并重申“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操作区”的明文规定。张某虽未被公开处罚,但其行为已被记录在案



业内人士透露,此类事件往往导致涉事旅客被降低会员等级或限制升舱权益。



这场风波折射出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当消费能力被误读为“特权资本”,部分人便模糊了权利与责任的边界。



民航局2023年发布的《客舱秩序管理规定》明确强调,扰乱航班正常作业最高可处10日拘留。正如网友所言:“坐飞机不是演霸总剧,遵守规则才是真体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科技   众怒   特权   厨房   飞机   身份   男子   服务舱   旅客   乘务   机组   航班   工作   航空公司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