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搭不好的积木突然崩溃大哭,或者在超市里因为没买到想要的糖果而赖在地上不肯走。那一刻,你是如何反应的?是立刻制止——“不许哭!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还是耐心安抚——“宝贝,妈妈知道你很伤心”?

这些看似日常的瞬间,其实正在悄悄塑造孩子未来的性格底色。我们对待孩子情绪的方式,就像雕刻家手中的刻刀,一笔一划,雕刻着他们认识自我、理解世界的方式。
1、情绪本身没有对错,它是孩子内心的天气预报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对着阴雨天发脾气,命令它立刻放晴,这该多么荒谬。孩子的情绪就像天气——开心是晴空万里,悲伤是绵绵细雨,愤怒是电闪雷鸣。每一种天气都是真实的存在,都需要被看见和理解。
两岁半的乐乐在游乐园玩得正嗨,妈妈却说该回家了。瞬间,他的小脸垮下来,眼泪汪汪。妈妈蹲下来,轻轻抱住他:“玩得正开心却要离开,确实让人很难过,对不对?妈妈也好想再多玩一会儿。”令人惊讶的是,乐乐的哭声渐渐小了,他依偎在妈妈怀里,小声说:“我下次还要来。”

这位妈妈没有否定孩子的感受,而是像一面镜子,帮助孩子照见自己内心的情绪,并给它命名——“这是难过”。当情绪被准确识别和接纳时,它的破坏力就大大降低了。
2、当情绪被否定,它不会消失,只会隐藏起来
如果我们总是对孩子说:
“这有什么好怕的!”(否定恐惧)
“哥哥要让着弟弟,你不准生气!”(压抑愤怒)
“再哭就把你扔在这里!”(威胁表达)
这些话语传递了一个危险的信号:你的感受是不对的,你不该有这样的情绪。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变成那个总是讨好别人的“老好人”,因为他觉得表达负面情绪会失去爱;也可能成为一点就着的“火药桶”,因为被压抑的情绪总会找到更激烈的出口。

3、三个关键步骤,帮助孩子与情绪做朋友
第一步:看见并命名情绪
当孩子哭泣或发脾气时,我们可以温和地说:
“你看起来很生气/伤心/失望。”
“是不是因为……所以你觉得很难过?”
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帮助孩子从一团混沌的感受中理出头绪,这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第二步:允许情绪安全地流淌
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宣泄渠道。可以是他专属的“冷静角”,几个柔软的抱枕,或者你永远敞开的怀抱。告诉他:“难过的时候可以哭出来,妈妈会陪着你。”等风暴过去,再一起讨论发生了什么。
第三步:从情绪导向解决问题
等孩子平静后,可以引导他思考: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除了发脾气,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怎么样才能既表达你的想法,又不会伤害到自己和别人?”
这个过程教会孩子——情绪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信号,而不是制造更多问题的源头。

4、最重要的,是先处理好我们自己的情绪
说实话,这并不容易。当我们疲惫不堪时,还要面对一个情绪失控的孩子,我们的耐心也濒临极限。这时,不妨诚实地对孩子说:“妈妈现在也很生气,需要冷静一下。我们等会儿再谈好吗?”
这个示范本身,就是最生动的情绪管理课。让孩子看到,大人也会有情绪,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被情绪控制。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无法保证孩子一生都不遭遇风雨,但我们可以通过每一次情绪的陪伴,帮他们建造一艘坚固的内心之船。
当悲伤来袭,他知道这是正常的感受,而不是软弱;
当愤怒燃烧,他学会把它转化为改变的动力,而不是伤人的武器;
当恐惧降临,他懂得寻求支持和帮助,而不是独自蜷缩在黑暗里。

很多年后,他或许会忘记你教他的数学公式,却会记得那个被无条件接纳的午后——因为那份安全感,已经融入他的骨血,成为他性格中最温暖坚实的部分。这,或许就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婷妈alan,国家认证育婴师、家庭教育讲师,致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关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长。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