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见习记者 孔玉叶 通讯员 刘维佳

10月29日上午,平湖·中国服装城三楼原创区内,慕莱柯时装档口挂出一批带有“羽绒服质量分级标识”的新款羽绒服,很快吸引了不少往来采购商的注意。
“扫一下就清楚这件衣服到底用了什么绒、质量怎么样,对我们来说太方便了。”一位正在选购羽绒服的采购商拿出手机,扫描吊牌上的二维码,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该款羽绒服的五项核心指标评级:绒子含量、蓬松度、浊度、钻绒值和色牢度。“以前买羽绒服全凭手感和销售介绍,现在数据清清楚楚,买得明白,穿起来也踏实。”

档口负责人陆嘉婷介绍,这批羽绒服是首批挂上“质量分级标识”的试点产品,“这就好比每件羽绒服都有了‘品质身份证’,级别高低,一扫便知。”
这件小小的“身份证”,背后是平湖羽绒服产业推动质量变革的重要一步。10月21日,平湖市羽绒服产业质量促进中心正式揭牌运行,同步发布《平湖市羽绒服产品质量分级白皮书》,标志着平湖在全国羽绒服行业内率先建立起质量分级体系。
作为全国最大的羽绒服生产基地之一,平湖年产量超过2亿件。为推动产业从“价格战”转向“品质战”,当地联合权威机构与企业,共同构建从5A至1A的五级质量评价体系。今年8月,全国首套《羽绒服装质量分级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围绕绒子含量、蓬松度等五大核心指标实现科学定级。与国标相比,该体系覆盖范围更广,首次将80绒以下产品纳入分级,填补了市场中低端产品的质量认定空白。

“我们一直坚持中高端路线,工艺复杂、成本高,过去总要反复向客户解释产品为什么‘贵得有道理’。”慕莱柯时装在羽绒服行业已深耕26年,陆嘉婷坦言:“如今有了质量分级标,就像拿到了官方认证的‘硬核说明书’,采购商一眼就能看懂,信任度完全不同。”
公信力是分级体系的根基。平湖市羽绒服产业质量促进中心主任张斌飞介绍,为确保“身份证”真实可信,当地建立起一套严密的保障机制:企业自愿申请后,由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直接进入仓库随机抽样,送往5家国内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分级结果采用“木桶原理”,以五项指标中最低一项定级,倒逼企业在每一道生产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
“每一枚吊牌都内置独一防伪码,采用一次性锁扣,从技术上杜绝拆换与仿冒。”张斌飞强调,“我们守护的不只是一件衣服的品质,更是整个产业和区域品牌的公信力。”

张斌飞坦言,市场反馈已显现积极信号: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已主动接洽,计划开展正品带标羽绒服专项促销活动,推动“优质优价”消费环境的形成。
目前,平湖已有23家试点企业、超过6万件羽绒服挂上“质量身份证”。张斌飞透露,平湖正打造标杆商户、联合主播科普分级知识,“长远看,我们要让‘几 A 绒’‘几 A 面料’成为行业新语言,从生产端到原材料端都建立标准,推动整个产业从‘价格战’转向‘品质战’。”今年年底,浙江还将联合江苏、安徽、河南、重庆共同发布全国首个“羽绒服装质量指数”,以跨区域联动推动行业迈向透明化、高端化发展的新阶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