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隔雾
编辑|隔雾
李嘉诚大湾区惊现“白菜价”抛售潮!
昔日精明囤地大佬,如今却上演“慈善”大甩卖,之前一平一两万的房子,现在八千就开卖了,大家这时候就会想了,李嘉诚是不是准备跑路。
李嘉诚卖房本来是坏心思,但这对香港市民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情,香港市民都在喊:“谢谢啊!”
为何会对香港市民来说是件好事?
李嘉诚开始撒钱了,这事儿透着一股邪门。一个靠“捂盘”能把一块地捂出170亿利润的人,突然把大湾区的房子当白菜卖。
之前卖一两万一平的房子,他转手就标价八千多。有的别墅更离谱,原来起价四万,现在打包卖,算下来不到两万。这哪是卖房,这简直是在派福利。
市场的第一反应很简单:他要跑路。但问题是,如果真这么简单,那故事就太没意思了。
李嘉诚的生意经,很多人都研究过。最经典的一战,就是上海陆家嘴那块地。2001年拿地,然后就让它长草。旁边的高楼一栋栋盖起来,就他那块地空着。
上海方面催了又催,他就是不为所动。硬生生捂了16年,最后一转手,净赚170亿。这套玩法,说白了就是用时间换空间,把公共发展的红利,全装进自己口袋。
他就是靠着这种“耐心”,从香港普通人的水电燃气,到购物中心的租金,一分一毫地构建起他的商业帝国。可以说,他这辈子就没做过亏本买卖。
所以这次大湾区甩卖,香港购房者都疯了。他们不管李嘉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反正房子便宜,地段又好,买了就是赚到。这就像一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要说他想跑,也不是空穴来风。之前他想卖掉香港的港口资产,那可是战略要地,结果被果断叫停。这事儿没过多久,他儿子也被移出了香港特首顾问团。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信号已经很明确了。潘石屹当年想卖掉国内300亿资产跑路,最后被晾在那儿,想接盘的美国黑石集团也缩了手。有这个前车之鉴,谁都明白,想把固定资产变现走人,没那么容易。
这就奇怪了。既然有能力让他卖不成港口,为什么这次卖几百套房子,就没人管了?答案很简单:不是管不了,而是不想管,甚至乐见其成。
李嘉诚想走,可以。但想走,就得留下点什么。这次的“过路费”,就是用这批低价房源,来给他过去几十年的商业行为做个了断。
这盘棋的真正棋眼,在香港。香港的房价有多夸张?一平米20万是常态,普通人奋斗一辈子,可能都换不来一个像样的客厅。人均13平米的居住面积,比我们内地很多家庭的卧室还小。
这是香港最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之一。任何能够缓解这个矛盾的举措,都意义重大。现在,李嘉诚急着套现,他的“软肋”被人抓住了。
你想走?可以。把你这些年从香港赚走的钱,通过这种低价抛售的方式,吐出来一部分。这笔钱,没有进任何人的口袋,而是直接变成了香港市民实实在在的福利。
用李嘉诚要套现的“矛”,去解决香港人住房难的“盾”。这一招,比单纯把他堵死在国内高明得多。这不仅稳住了香港的民心,还顺便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一石二鸟。
所以,这根本不是一个“资本出逃”的简单故事。这是一个新时代下,资本与国家力量如何博弈的经典案例。
李嘉诚的离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个靠着垄断民生、囤地居奇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他以为自己能“一身轻”地远走高飞,却没料到,他的离场本身,也成了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他想带走财富,就必须先为社会创造价值,哪怕这并非他的本意。
这盘棋的最终赢家,不是李嘉诚,而是那些住进新房的香港家庭,以及背后那个懂得如何引导资本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力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文章可能会有些润色,请广大条友理性观看,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