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到中午就困得睁不开眼,觉得不午睡浑身没劲,可一躺下就犯愁——这睡得安心吗?是不是越老越不能睡午觉?网上有人说“午睡是心梗的高危时段”,吓得不少人中午不敢闭眼。真有那么严重吗?其实,中午打个盹对大多数人是有好处的,但方式错了,不仅休息不到位,反而可能“睡出问题”,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过了63岁之后,一些午睡的“坑”真不能踩,不注意真有可能给身体添堵。

人老了,身体的调节能力本来就在走下坡路,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早就没有年轻时候那种“抗造”的本事。午睡虽然听起来是件挺温柔的事,但对心血管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尤其在温暖环境下,午睡容易导致体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正常人可能没事,但对本身就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的老年人来说,这种波动可能让心脏一时缓不过来。
加上从睡梦中突然醒来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血压飙升,这种“冷热交替”式的刺激,是心梗诱因之一。
午睡不是不能睡,而是不能“乱睡”。特别是一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小动作,真的可能会让身体出大事。
比如说,戴着假牙午睡、趴着睡、空腹睡,这三件事看起来没啥,其实对老年人身体的影响相当大,尤其是心脑血管风险。

先说假牙。别以为假牙只是影响吃饭和说话,戴着假牙睡觉,尤其是午睡这种容易睡着又不深的状态,很容易引发误吸。
假牙在松动时,可能在睡梦中掉入气道,引起窒息。还有不少案例报道老人因为假牙滑落导致呼吸道梗阻,甚至猝死。
平时清醒的时候,舌头和咽喉肌肉还可以控制住假牙,但一睡着,这些肌肉放松,假牙就成了“隐形炸弹”。尤其年纪大了,咳嗽反射迟钝,真吸进去还不一定能及时咳出来。
有研究显示,超过65岁的老人中,有假牙的人比例接近70%,而误吸风险也随之升高。这么看,哪怕只是短短20分钟的午睡,也得摘下来。

接着说趴着睡。很多人觉得趴着睡更踏实,枕着胳膊、桌子、抱枕,好像更有“安全感”。但医学上讲,这种姿势对心肺的压迫是实打实的。
趴着睡容易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和肺部的正常扩张,导致供氧不足。特别是有心血管病的人,趴着一觉醒来胸闷气短,是常有的事。
有心绞痛、冠心病病史的人,甚至可能在午睡中诱发心绞痛发作。而且趴睡还会压迫腹部,引起胃部反酸或不适。有的人午饭吃得晚一点,午睡时间又紧凑,刚吃完就趴着睡,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
趴睡对颈椎也不友好。头歪着一个角度压在桌上或胳膊上,时间一长,颈动脉可能受到压迫,影响脑部供血。
有学者指出,老年人午睡时保持头部自然后仰、侧卧或仰卧姿势更符合生理状态,可以减少这类风险。

再来说空腹午睡。这事听起来没啥——很多老年人早餐吃得早,中午午饭稍微一耽误,就感觉困意来袭,干脆先眯一会儿。
但空着肚子睡觉,其实对身体是种压力状态。身体为了维持基本代谢,会调动肝糖原、升高肾上腺素,反而可能在睡梦中发生低血糖症状。
比如出汗、心慌、甚至惊醒。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本身就难控,午饭没吃直接午睡,一觉醒来血糖可能已经“冲下悬崖”。
这种血糖骤降,会刺激交感神经,造成心率加快、血压不稳,是不少突发心脑血管事件的源头。
从数据来看,心梗的发生确实有“午间高发”的趋势。中国心血管健康年报曾指出,中老年人群心肌梗死的发作时间段,在上午9点到11点、以及午后1点到3点相对更集中。
这个时间段刚好覆盖了午睡和午睡刚醒两个时段。如果此时血压波动明显、再叠加午睡过程中不当的姿势或状态,确实容易出现问题。

但也不能矫枉过正,很多人一听“心梗高发”,就干脆不睡了,实际上,这种“硬挺”也不是办法。适当午睡对心脑血管的修复是有好处的。
有研究发现,每天午睡20到30分钟的人群,认知功能更好,情绪更稳定,尤其对老年人来说,有助于降低焦虑和失眠发生率。关键是要把握好午睡的时间和方式。
午睡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别超过40分钟。时间太长容易进入深睡眠,醒来后反而更困倦,也容易引发“睡眠惰性”。
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种“起床气”可能不是闹情绪,而是心率、血压剧烈波动的表现。一觉睡醒后,起身别太快,先在床边坐一会,喝点温水,活动下四肢,再慢慢站起来。

午睡的环境也很重要,不能在空气不流通、过热或过冷的地方,室温最好保持在20到26度之间,遮光柔和,保持安静。
心脑血管本来就容易“挑剔”,再加上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下滑,更容易“中招”。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好,过去怎么睡都没事,现在也应该一样。
超过63岁这个阶段,正是各种慢病逐步显现、身体调节能力明显下降的时候,对心脏稍微“友好”一点,才不至于让它吃力不讨好。
说到底,午睡这件事,不该被妖魔化,更不该被忽视。对老年人来说,它是个“好东西”,但前提是别犯错。假牙要摘、姿势要对、肚子别空着。

这三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一定人人都能坚持,但只要坚持下来了,午睡就是件能帮身体“充电”的事。
岁数越大,越得把每一次休息都当成一种修复,不是摆烂也不是放纵,更不是偷懒,而是认真给身体一个喘息的机会。睡得对,醒得稳,日子才能过得更踏实点。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老年人健康管理指南(2022年版)[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9):2365-2371.
[2]王晓春,李慧. 午睡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0):2512-2516.
[3]周利民,张建东. 老年人午睡习惯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关系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52(4):377-382.
[4]许志刚,刘媛. 假牙佩戴与呼吸道阻塞风险的临床观察[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21,37(6):412-416.
[5]杨芳. 不同午睡姿势对心肺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8):1023-1027.
更新时间:2025-11-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