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圈最近挺不平静,有人说寒冬要来了,有人却在加劲扩生产线,我从小喝白酒长大,看身边的老字号一个劲涨价,忙着转型,还跟别的品牌搭伙做联名,这行当原来没那么简单。

从爷爷那辈自酿的酒,到如今成了奢侈品,白酒这七十年一路起起落落,刚开始全国酒厂多得数不清,哪家后院都能蒸上两坛,国家办了场名酒评选,古井贡这些老牌子就这么被推到了前头,靠着老法子酿酒,靠着本地的水土,站住了脚,产量从解放初的几吨,一路涨到两千年的四百多万吨,像坐上了没停过的车。

但好日子没撑多久,2001年加入WTO后,有钱人开始买贵酒,市场很快全让高端货占了,到2012年政策一变,公款吃喝被卡死,靠送礼卖酒的酒厂一下倒了一大片,古井贡却早有准备,2008年就推出年份原浆,先把手伸进中高端里,等政策收紧,立马转身卖起老百姓能喝的酒,他们像在钢丝上走,可每次都能刚好踩住点。

行业越来越卷,产量年年降,赚钱却多了,现在比的是谁能把酒做得好喝还不贵,古井贡开始改主意,把度数调低,想吸引年轻人,又捣鼓出养生酒,生产线也换上智能机器人,最绝的是,他们把酒文化带到巴黎开体验店,跟法国酒庄一块儿做威士忌,好像在问,白酒为啥就不能走出国门。

有意思的是,这些变化背后其实有个共同点,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他们没敢丢,古井贡到现在还是用一千八百年前的老方子酿酒,专门建了研究院,研究粮食和健康,每年秋酿仪式也办得跟过节一样,让我想起小时候见过的酿酒作坊,原来那些老办法,才是他们最靠得住的底子。

站在当下看将来,白酒这场仗拼的是能不能守住老底子,又能跟上新变化,古井贡的故事说明,行业冷下来未必是坏事,可能是换个路子的机会,关键看你能不能在变的时候抓得住新东西,就像他们说的中国酿,世界香,话是简单,真做起来没那么容易。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