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就给大家科普了立秋后的健康要点。
专家提醒,立秋后还会有“秋老虎”发威,来一段短期回热天气。此时养生,关键在于主动适应“热凉交替”、昼夜温差大的过渡性气候。
️立秋养生,保暖饮食有讲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乐指出,立秋后养生要紧跟气候节奏。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老人、儿童以及患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疾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早晚一定要做好头颈部和腹部的保暖工作。毕竟这些部位比较“脆弱”,保暖不到位,很容易让疾病钻空子。
饮食方面,立秋后宜以润燥清补、健脾养肺为主。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像银耳、百合、梨等,既能缓解秋燥,又能滋养身体,为健康加分。
季节转换,心脑血管“压力山大”季节转换之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较大的昼夜温差就像一个“隐形杀手”,会让人体的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波动,进而增加心脏的负荷。
这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保护好心脑血管至关重要。不过,市面上流传着不少关于保护心脑血管的谣言,大家可千万别被忽悠了!
谣言一:换季输液能疏通血管防脑梗塞。很多人觉得,换季时去医院输输液,就能把血管里的“垃圾”冲走,预防脑梗塞。但王乐医生明确表示,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
输液根本没办法“冲走”或者“疏通”血管内的动脉硬化斑块。而且,盲目输液还可能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甚至诱发心力衰竭,这简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千万别再相信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啦!
谣言二:血压稍高没关系,换季后自然降。有些高血压患者觉得,季节转换的时候血压稍微高一点没关系,等换季过去,血压自然就会降下来。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恰恰相反,季节转换时血压波动会更加明显。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坚持规律用药,并且定期监测血压情况,千万不能擅自停药或者调整剂量。否则,血压就像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谣言三:喝红酒或喝醋能软化血管。“喝红酒可以软化血管”“喝醋能让血管变软”,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
目前并没有科学证据证明红酒和醋能达到软化血管的目的。而且,过量饮用红酒和醋反而会伤害身体。保护血管没有捷径可走,大家还是要遵从医嘱,科学养生。
立秋已至,健康养生要跟上节奏。在保护心脑血管这件事上,我们要擦亮眼睛,不信谣、不传谣,用科学的方法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