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运动员在面对日本运动员时,都有血脉加持,可以说是百战百胜,比如前段时间中国女排3:1送日本女排回家、杭州亚运会陈佳鹏最后一棒生吃日本选手等等。
可在3月份的全英羽毛球赛的女双比赛中,中国队竟然接连两次败于日本队,这也使得让人们看到了最不愿看到的画面:两面日本旗升起。
然而,那四位获奖的日本运动员并不可怕,真正令中国队头疼的,是站在她们身后的那位教练。
这位教练不仅很清楚中国队员的动作习惯,甚至还对中国队的战术了如指掌,这倒不是他反复研究比赛的成果,而是因为他本就是一个中国人。
这位教练叫做“丁其庆”,在日本被誉为“双打教父”,或许很多年轻球迷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丁其庆的名字可是能与冠军教练李永波,相提并论的存在。
丁其庆9岁开始接受羽毛球训练,天赋极其出众,1981年进入国家队后,与李永波搭档,先后斩获德国、瑞典公开赛的男双冠军。
不仅如此,在1986年时,丁其庆还被视为二号种子,出战汤姆斯杯,并且最终帮助中国队夺冠,而且不久后的汉城亚运会中,他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拥有如此精湛球技的丁其庆,对中国队的技术特点、战术规划,可谓是了如指掌,所以在1987年,因训练重伤黯然退役后,丁其庆就来到了日本。
最开始,丁其庆来日本只是为了留学,但不知是何原因,学业完成后的他并没有回国,而是留在了日本担任羽毛球教练。
转型教练初期,丁其庆只是日本企业俱乐部的普通指导员,但在2003年时,他指导的业余组合爆冷战胜职业选手,这也让日本羽协注意到了他的名字。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08年,当时日本女双在奥运会上连续两届无缘奖牌,这时,日本羽协终于下定决心,拨通了丁其庆的电话。
为了更好地跟随日本队出征,丁其庆将名字改为中岛庆,并且放弃了中国籍,转身加入了日本籍。
中岛庆成为日本队教练后,效果立竿见影,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岛庆指导的藤井瑞希和垣岩令佳一举打破魔咒,摘下了银牌,而这一结果也被日本媒体称为:“中国智慧嫁接日本精神的胜利”。
但中岛庆给日本队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四年后的里约奥运会,他培养出来的高桥礼华和松友美佐纪,在决胜局18-20落后时,突然改变了节奏。
她们放弃了惯用的防守反击,转而模仿中国队的连续进攻,连得4分逆转夺冠,摘下了梦寐以求的金牌。
可根据赛后技术统计显示,这4分全部来自典型的中国式"抢网转攻"套路,而这也正是中岛庆在训练中反复打磨的杀招。
还有2025年的全英赛半决赛,松山奈未和志田千阳的每一次精准拦截,都带着熟悉的味道,因为那正是中岛庆年轻时与李永波搭档称霸男双的招牌防守反击。
然而,除了技术上的革新之外,中岛庆还将中国羽毛球的训练基因融入到了日本队。
每天训练结束后,他都会要求队员用多球训练,复刻陈清晨和贾一凡的进攻线路,或是模仿黄东萍的网前停顿技术。
起初,日本选手难以适应这种高强度连贯性打法,直到2014年尤伯杯,当她们用"中国式快攻"击败韩国队时,才真正理解教练的用意。
在2025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双颁奖仪式上,当两面日本国旗同时升起时,镜头扫过观众席,中国球迷脸上交织着对精彩比赛的欣赏,以及对失利结果的不甘。
不久后,社交媒体上开始讨论中岛庆,有人称赞他"将中国技术推向世界",也有人质问"为何要帮日本战胜祖国"。
其实,中岛庆的案例并非孤例,在国际羽坛的归化教练名单上,还有执教马来西亚队的印尼名帅烈西,以及带领泰国队崛起的中国教练谢芝华。
这种现象背后,是全球化时代体育人才流动的必然趋势,日本羽协为中岛庆提供的不仅是高薪,还有长期执教保障和科研支持,这种职业环境让许多中国教练员暗自比较。
但历史总是充满轮回,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乒乓球"海外兵团"开始执教外国队伍时,同样引发巨大争议。
如今,日本网友在中岛庆的社交账号下用日语和中文混着留言,有人称他为"日本羽毛球的诸葛亮",也有人翻出他三十年前穿着中国队服的照片追问初心。
但不论如何,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进程不可阻挡,而观众的情感投射也始终带着鲜明的民族印记。
参考资料: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