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殿奎,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人物,但是这个小人物见过很多大人物不一样的一面。早年间,他在功德林监狱里面工作,1960年,秦城监狱正式投入使用之后,他也随着同事们调去了秦城。从功德林到秦城,老何在新中国的监狱系统扎根了有40年的岁月。
他从基层一路走来,于1985年被提拔成副处长。九十年代初,老何离休之前又被提拔成了正处长,他离休之后,享受的是正处的待遇。
离休之后,何殿奎一直深居简出,很多媒体和记者都慕名登门,想要采访他,从他那里了解一些秦城的事情。但是,老何都拒绝了。那么,为啥后来他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访问呢?而且还是主动去邀约,前后接受了两次访问。
何殿奎老先生
那时候,老何已经是80岁的年龄了,他之所以会主动站出来,完全是看到一些对秦城的报道,虚假的东西太多了。和记者聊起来的时候,老何还特意拿出一些报刊,上面有些内容是用红笔划了出来。
“你看看,这些内容都太假了,这不误导人嘛”
这个80岁的老人,再和记者说这些的时候,越说越激动,情绪也上来了。见状,记者也赶忙安抚老人的情绪。怪不得老何会主动站出来接受访问,谈及过往的那些事情,原来是被那些虚假报道,尤其是打着“纪实文学”、“纪实报告”名头的文章。
这些文章发表出来,很多不知情的群众肯定会信以为真,产生误导。而对于老何这些知道详情的人而言,心里自然是气愤的,这也太不负责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时候,分散在各地的战犯们,大多都被送到了北京的功德林监狱。
那功德林里面拢共有着八个监区,分别是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这样的编号,以八卦的形状来分布的。1954年,这一年的3月份,何殿奎正式来到了功德林监狱工作,他被安排在“丁字号”监区当管理员。当时,这个监区里面关押着120名战犯。这个监区除了何殿奎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监管员(吴生福),两个人管着这一百多号人。
1960年,这一年的3月15号,在苏联人的援助之下,秦城监狱正式投入了使用。
这秦城迎来的首批“新客人”就是从功德林那边转过来的战犯们,何殿奎和他的同事们,也一并来到了秦城。何殿奎,也正式开启了自己从功德林到秦城的生活。
这秦城监狱刚投入使用的时候,只有4栋监楼,都是统一的三层小楼房。1967年的时候,又新扩建了6栋监楼,这十栋监楼的前面都自带着一个小院子,这个小院子里面被分隔成了大小不一的十来个小隔间。这,就是犯人们放风的地方。
秦城里面总共有四个监区,其中那201/202/203这三个是普通监区,204属于是高级监区。
何殿奎刚去秦城的时候,是在普通监区里面工作,七十年代初的时候,他被调去了204监区。
有的文章里面,说这204监区里面的犯人们,享受着不一般的待遇,说是有海参和鱼翅吃。何殿奎和记者确认了,确实有这么一个事。但是不像那些文章里面说的那么夸张和离谱,每天每顿都有。
而且,还不是每个人都能吃上海参和鱼翅的,204监区的战犯,想吃上这一口,必须是上了年纪,身体抱恙的才行,给他们提供这么高营养的食物,就是为了提供营养,滋补身体的。提供的时间也不久,在六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就没了这个待遇。
在六十年代初那个时候,海参和鱼翅可是个稀罕物,也没几个厨师会做这俩玩意。整个北京城,怕是也找不出五个人来。
刘家雄,当时是北京饭店的一个一级厨师,他恰好知道怎么发鱼翅,怎么做海参。于是乎,就把他从北京饭店给调到了秦城。
鱼翅那会可真是个稀罕物,平头老百姓估计一辈子都没见过,何殿奎那会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玩意。他看着泡在盆子里的鱼翅,还以为是粉丝呢,看他这个反应,一旁的刘家雄还打趣他来着。何殿奎心里也纳闷,就这玩意能有多好吃,看着就像粉丝,怎么比粉丝贵上百倍。
当刘家雄告诉他,说这鱼翅就是鲨鱼的鳍,哪怕是听到了解释,何殿奎心里也还是不太懂。毕竟,他也不知道鲨鱼长个啥样。
除了海参和鱼翅之外,六十年代初的时候,高级监区每天早上还会提供一个苹果。这苹果是大清早从冷库里拉出来的,上面铺满了稻糠,等送到犯人手上的时候,还冒着热乎气呢。每个月还发一盒固体饮料,一盒里面有12块,还搭配两款口味的方糖,一种是白色的原味,另外一种是咖啡色的咖啡味。
当然,到了六十年代中期的时候,这些待遇也是一并取消了。
有的文章里面,就抓住这些额外的待遇放大了写,每当何殿奎看到这些虚假报道的时候,心里就来气。
这些待遇只有204监区的战犯们才能享受,而且也不是只要住在204监区就能享受这些待遇,只有身体抱恙的人才会额外给予这些待遇。目的也很简单,就是给他们补补身子的。而且这204监区里面关押的人也不多,最多的时候也就只有15个人,平常的时候常年是保持六、七个人的样子。
有的文章里面还说什么,监狱里面的犯人们能随时碰面交流,尤其是吃饭的时候,犯人们喜欢扎堆聊天。这完全是瞎掰,何殿奎告诉记者,除了他们这种管理员之外,监狱里面的其他工作人员,包括哨兵们,压根不知道那些人的名字,都是只晓得编号。每个进来的人,不管是谁,只要踏进来以后,就只有一串四位数的编号。
更重要的是,监狱里面的人是绝对不允许互相碰面的,每天吃饭的时候,他们204监区是何殿奎亲自拿着饭盒送去每间牢房的。那个饭盒还挺大,有四层,分别盛着主食、一个素菜和一个荤菜,外加一个汤。冬天的时候,为了保证饭菜不凉,何殿奎就用棉衣包裹着。
“怎么区分这饭盒是谁用的呢?”
面对记者的这个疑惑,何殿奎解释道,是用颜色区分的,不同的饭盒颜色是不一样的。
这只是何老先生回忆里面的几个片段,限于文章篇幅,我就不过多阐述了。
接受访问的时候,何殿奎那个瘫痪在床几十年的老伴,在隔壁房间里,嘴里不时传出一些“啊”的声响。
听到老伴的动静,何殿奎就立马起身去查看情况。
30年前,他的老伴因为一场车祸瘫痪了。这么多年以来,他也一直不离不弃,一直照顾着老伴。以前工作的时候,还难以分心。
如今离休以后,就能专心在家侍候老伴了。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