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早吃的三明治是从哪儿买的?可能已经不是麦当劳了。
早餐战场静悄悄换了一片天,便利店突然成了那个叼走培根蛋堡的“黑马”。
新数据让我有点吃惊:快餐巨头的早餐客流今年只微增1%,而主打鲜食的便利店呢?飙出9%的高增长。
不是大家不爱外食早餐了,是很多人拐个弯,直接走进了加油站旁边那家亮着灯的便利店。
咱们熟悉的那个市场调研机构Circana说了实话:“便利店其实一直在抢食整个外食市场的份额,但早餐才是他们真正闪光的赛道。”
这波操作不是偶然——所谓“食品导向型便利店”,正在用热乎、现做、随手可得的三招,掰弯了消费者的习惯。
回头想想,麦当劳吹破天的早餐战略吹了这么多年,结果呢?87%的人早晨还是从自家冰箱里找吃的。
剩下13%的外食市场中,现在又要被便利店狠狠切走一块。
疫情前就有苗头了,Wawa、Casey’s 这种区域巨头一边扩张一边升级菜单,简直是把快餐行业的作业抄了个遍。
有一说一,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确实打断了这股势头,但 hybrid work 一回潮,便利店又杀回来了。
现在它们不只是卖关东煮和饭团的地方,早餐汉堡、现磨咖啡、甚至酸奶杯,统统能给你配齐。
为什么赢的是它们?三个字:性价比。
通胀高压下,消费者手头紧,早餐又不像午餐刚需性那么强,自然先从这里省。
麦当劳CEO自己都承认:“早餐是最受经济波动影响的时段,压力之下大家要么不吃,要么在家凑合。”
数据不会骗人:2025年上半年,麦当劳早餐占比从疫情前的33.5%掉到30%不到。
它们急了,也开始推5美元超值套餐——一根香肠麦满分➕薯饼➕小咖啡,试图把人心拉回来。
但光靠降价不够。便利店真正狠的一点,是“场景碾压”。
大多数消费者本来就是早晚通勤顺路加油,顺手带个早餐,比专门开车进快餐车道更方便。
今年有72%的人说便利店已是快餐的合格替代品,两年前还只有45%。
你走进一家Sheetz或Buc-ee’s,能选的不仅仅是咖啡——能量饮料、蛋白奶昔、燕麦棒、香蕉…这是快餐店给不了的“早餐自由”。
而且消费者觉得,“这钱花得值”。
不过说到底,能留住胃的终归是好吃。
Circana那位大佬说得精准:“低价算是便利店的顺风车,但最终决胜的还是品质。”
就像Casey’s的早餐披萨,奶酪 scrambled eggs 加自选培根或香肠,从2001年推出以来硬是养出一批忠实粉丝。
明尼阿波利斯有个叫Brady的老兄就说,出差旅行路上必买它家早餐披萨。如果在家附近没Casey’s?
那才会考虑麦当劳或星巴克。
如今连全美最大便利店7-Eleven都说要发力鲜食业务,RaceTrac更是花5.66亿美金买下三明治连锁Potbelly——这场早餐大战,已经不是暗涌,是明着抢了。
所以下一个清晨,当你握着方向盘犹豫要去哪儿买早餐时,可能不会想到:
你只是想要一杯提神的咖啡➕一个热乎的卷饼,但背后,早已是一场关于习惯、场景与性价比的商业暗战。
而便利店,正在悄悄赢下这一局。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