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商(秋季)论坛“智库沙龙”昨举行,聚焦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燕平 通讯员 张文焕

2025浙商(秋季)论坛“智库沙龙”昨举行,聚焦AI时代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发展

在人工智能(AI)技术席卷全球的当下,如何实现科技与人文相互融合?9月29日,在2025浙商(秋季)论坛之“智库沙龙”上,近百位产学研各界嘉宾相聚杭州,围绕“科技与人文”主题,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浙商融合人文精神的创业创新路径。

活动现场

作为2025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浙商研究会主办,浙商研究会BOSS智库承办。

积极拥抱AI艺术时代

改革、开放和创业创新,一直以来是驱动浙江长期发展的引擎,也是浙商发展的动力之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文也是第一生产力,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科技,人文精神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名誉会长、浙江工商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胡祖光教授表示。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玮教授以“科艺融合的产业图景:一种新的文化世界观”为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随着全民文化素养普遍提高和智能互联网日益普及,技术正从工具变为环境,艺术从精英走向大众,创作与消费的边界日益模糊,科艺融合将成为主流世界观,并催生出“文化即生产力”的全新命题。

林玮作主旨演讲

当前,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算法化的发展趋势,正驱动规模经济向创意经济转变。林玮建议,企业要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创新流程重塑、文化建设升级,推动组织从效率导向转为创意导向,实现品牌与产品的持续情感刷新。

林玮表示,个体与组织唯有积极拥抱AI艺术时代,才能在未来价值网络中占据核心节点。他呼吁企业家以开放心态看待新技术、拥抱变化,实现科技、艺术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董事长陆桐华、浙江神行旅游集团董事长张神贤、蓝城控股集团执行总裁傅丽分别结合自身企业发展,围绕“科技赋能,必须与人文共生”的主题作了精彩阐述,分享了他们的实践与思考。

政府应承担早期科创出资主体职责

今年,随着DeepSeek等“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浙江掀起了以创业创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浪潮。在成果发布环节,浙商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原浙江省金融办颜春友研究员发布了《杭州打造若干世界前沿科技创新高地有关问题前瞻研究》的专题报告。该报告由浙江省浙商研究会牵头组织、省市多家强功能性机构协同开展。

专题报告之一《决策思维定力:政府理当承担早期科创出资主体职责》指出,世界前沿科创高地之林原发于科创种苗、苗圃的培育,其繁茂程度决定未来高地之林的兴旺场景。政府作为秉持长期主义的主角,理应承担起早期投资出资主体的职责。与此同时,应当面向未来,坚持创新,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形成具本土特色的有效运行范式。

颜春友发布专题报告

圆桌对话环节,浙商研究会副会长胡宏伟与古茗科技集团董事阮修迪、浙江鸿鼎集团董事长马水芹、杭州御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金昊、易算盘财税联合创始人徐子涵、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院长朱颖围绕论坛主题展开对话。

圆桌对话

嘉宾们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要将人文精神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以文化赋能产业跃升。换句话说:既要奔赴星辰大海,也应呵护人间烟火。唯有以人文关怀为底座,科技创新才有持续的动力和深远的意义。

(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科技   秋季   沙龙   人文   论坛   浙江   浙江省   研究会   杭州   高地   艺术   时代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