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降息大环境叠加存款定期化,银行负债端定价管理思路生变。随着近日政策利率中枢再次下调,存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不过调降节奏有望趋缓
文|程维妙
编辑|张颖馨
又一轮银行“降息潮”来袭。4月以来,已有数十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调整后,部分银行长期限存款利率跌破2%,步入“1时代”。
据《财经》不完全统计,在近三年多轮降息后,有地方行个别期限存款利率较三年前已“腰斩”。以10万元存款、5年存期计算,现在存入后得到的利息不足2022年时一半。
与此同时,伴随本轮降息,不少银行长短期存款利率出现倒挂,“存5年不如存3年,甚至不如存1年”。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净息差收窄压力下,银行加强负债端成本管理、加强自身经营稳定性的表现,也反映了对未来利率进一步下行趋势的预判。
一位全国性股份行零售业务条线经理告诉《财经》,近年该行对存款增量业务的考核中,一度加大了1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考核权重,“因为我行短期定存利率相对低,银行负债成本压力更小”。
未来,存款利率或还将下行。5月8日,政策利率中枢再度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5%调整为1.4%。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利率、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这样的传导链条下,叠加与理财比价、与境外利率比价等综合考量,存款利率仍有一定下行空间,但幅度和节奏有望明显趋缓。
4月以来,已有数十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包括新疆哈密市商业银行、山东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山西清徐农商银行、黑龙江海伦惠丰村镇银行等多地地方银行以及上海华瑞银行、福建华通银行等民营银行。
调整后,部分银行长期限存款利率跌破2%,步入“1时代”。
例如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5月10日下调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水平,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分别执行1.89%、1.98%、1.98%,均比调整前下降了约0.2个百分点;清徐农商银行自4月27日起调整存款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分别为1.6%、1.7%、1.9%、1.9%。不过也有部分银行调整后的长期存款利率仍在2%以上。
对于这一轮存款降息,前述多家地方银行的客户经理对《财经》表示,“是随着国家政策下调”“与行业步调保持一致”。去年10月,国有大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拉开本轮降息序幕,随后许多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跟进。
拉长时间来看,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行存款利率自2023年来已“五连降”,一些地方银行调整更为高频。《财经》据部分银行官方公告梳理,例如哈密市商业银行2022年底以来已八次调整存款利率,福建华通银行仅今年4月就三次下调存款利率。
“这两年来,几乎几个月就下调一次。”一位地方行客户经理称。
累积计算,一些地方银行个别期限存款利率较2022年时已几乎“腰斩”,例如哈密市商业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在2022年12月14日前是3.85%,今年5月8日调整后已降至1.85%。
以10万元存款、5年存期计算,按照“利息=本金×利率×期限”计算方式,2022年12月调整前存入,每年利息有3850元,5年后到期总利息为19250元;而本次调整后存入,每年利息仅1850元,5年到期后总利息9250元,不足2022年时的一半。
存款利率调整和贷款利率整体同频。近年受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让利实体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关乎商业银行利润多寡的净息差持续收窄。存款利率调降就是净息差收窄压力下,银行加强负债端成本管理的表现。
“今年存款尤其定期存款规模增长较快,银行综合负债成本也相对偏高,同时资产端有效需求不足,为了提高自身经营的稳健性,银行自发地对负债成本加强了控制。”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财经》表示。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国内银行业存款定期化程度就明显加深。中国银行业协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存款增量97%来自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增速在2024年上半年趋缓。
不过目前新增存款中,定期存款占比仍在高位。《财经》据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官网披露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数据计算,今年一季度,住户存款规模达160.47万亿元,较去年底增加9.22万亿元,其中“定期及其他存款”增加7.96万亿元,占比86%;“活期存款”增加1.26万亿元,占比14%。
伴随此轮存款利率调降,还有一个现象受到关注,即许多银行长短期存款利率倒挂,“存5年不如存3年,甚至不如存1年”。
通常情况下,存款期限越长,定期存款的利率相对越高。不过,和今年3月时不少大中型银行一样,多家地方银行本次利率调整后,5年期存款和3年期存款利率倒挂,出现中间价格“鼓肚子”这一现象。
例如上海华瑞银行4月28日最新调整后,3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2.5%,为各期限存款中最高,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为2.4%;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5月12日调整部分存款挂牌利率后,甚至出现1年期存款利率(2%)高于5年期利率(1.95%)的更为极端的现象。
对此,王一峰分析称,这也是银行相应增强自身经营稳定性的表现,同时反映出银行自身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以及银行对未来存款价格的预期,即认为价格还会降。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也对《财经》表示,银行近期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并出现期限倒挂,核心在于对未来利率下行趋势的预判。
“当前市场利率持续走低,银行资产端收益空间收窄,净息差压力加剧。为缓解这一压力,部分银行通过主动降低长端负债成本来锁定未来利息支出,既反映了银行对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的预期,也体现了银行负债定价管理的务实策略。”薛洪言称。
据多家银行2024年财报梳理,A股上市银行中,近八成净息差已低于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提出的1.8%警戒线。
近日政策利率中枢再度下调。5月8日,年内首次降息落地,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5%调整为1.4%,下降0.1个百分点。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降息前一天(5月7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同时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
“OMO(以7天期逆回购操作为代表的公开市场操作)、LPR和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是一整个联动机制。联动的主要还是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5月20日最新一期LPR报价后,预计大中型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平行下调的概率大。”王一峰表示。
王一峰还提到,当前大中型银行3年期定存的挂牌利率普遍是1.5%,和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一致,因此预计3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也会调整0.1个百分点,是一种“适应性下调”。如果下调幅度更大,可能导致存款资金流向理财或资管产品。
从当前银行付息成本看,王一峰称,银行体系当前的存款综合付息成本还较高,挂牌利率之外,部分优质客户可以买大额存单等利率更高的存款产品,所以银行实际付息率不算太低。
前述多家地方行客户经理也介绍称,对大额存款用户有更高利率的产品。例如一家银行推出“甜蜜存”产品,起存额10万元,需提前预约并线上购入,2年期利率可达2.1%,高于该行挂牌利率1.6%,也高于5年期定存挂牌利率1.85%。
“同时应关注贷款定价,当前企业贷款定价在3.3%,按揭贷款定价也已经降至3.1%了,银行的息差压力是比较大的。”王一峰再次强调银行息差压力。
不只是贷款利率变化,未来的存款利率调整还要统筹考虑几个因素。王一峰称,一是贷款定价下阶段的走势,以及该走势所反映的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二是银行自身经营体系的稳定性,如贷款降存款不降,会导致自身经营稳定性下降;三是存款利率与理财的比价、与境外利率的比价、对汇率的影响等。此外还有存款定期化程度的改善,综合各方面影响,再统筹考虑存款利率下降的空间。
在薛洪言看来,从趋势看,存款利率仍有一定下行空间,但幅度和节奏有望明显趋缓。
他表示,政策层面,2025年货币政策定调“适度宽松”,近期已调降政策利率10个基点,预计将带动新一轮存款降息。向前看,一方面,中美关税谈判出现重大实质性进展,短期继续降息的必要性下降;另一方面,存款利率已处于低位,继续大幅下调可能加速存款搬家,影响银行负债端的稳定性。因此,未来存款利率调整更可能以“小步缓降”为主,国有大行率先调整,中小银行阶梯式跟进,且调整重点有望转向3个月至1年期的短期产品。
“在降息环境下,调降存款利率是银行维持息差稳定性的主要手段。”薛洪言称,不过,考虑到存款利率已处于低位,未来靠存款降息来稳定息差的空间收窄,银行需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和维持自身盈利能力之间寻找平衡。对此,银行需进一步探索差异化定价(如对优质客户提供略高利率)和多元化负债来源(如发行专项金融债),以缓解息差压力。
(作者为《财经》研究员)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