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观察:美国财政赤字推升黄金避险需求;香港加速大宗商品战略布局

本周有色金属市场呈现分化格局,美国“大而美”法案签署引发财政赤字扩张预期,叠加地缘局势紧张,黄金避险属性持续强化;与此同时,香港深化黄金及有色金属市场战略布局,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国际化进程。

一、美国财政赤字与地缘风险推升黄金避险需求

政策赤字风险加剧,黄金长期逻辑强化。本周五,美国“大而美”法案正式生效,延续减税政策并扩大国防支出,预计未来十年财政赤字增加3.4万亿美元,政府债务规模或攀升至55万亿美元。长期债务货币化压力加剧美元信用弱化预期,推动黄金作为“终极货币”的配置需求。

地缘冲突短期催化避险情绪。以巴冲突持续激化,加沙停火谈判未获突破,区域局势高度紧张;美欧贸易谈判僵持,美国威胁对欧盟农产品加征17%关税,加剧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多重风险事件提振黄金短期避险吸引力,COMEX金价周内上涨0.95%。

市场资金流向印证长期看涨逻辑。尽管SPDR黄金持仓本周减少7.16吨至947.66吨,但机构普遍认为,法案引发的通胀再起与美联储潜在降息延迟将支撑金价中枢上移。高盛等机构指出,美国债务利息负担激增可能倒逼宽松政策,进一步利好黄金。

二、香港大宗商品市场布局加速有色金属国际化进程

黄金仓储与交易基建落地。上海黄金交易所香港离岸黄金交割仓库正式启用,并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合约,标志着中国黄金市场国际化迈出关键一步。香港机场扩建贵金属储存库计划同步推进,为国际黄金交易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有色金属交割网络扩容。港交所旗下LME将香港纳入全球仓库网络,首批4家仓储设施将于7月15日投入运营,新增3家仓库已获批,未来将支持铜、铝等金属的亚太区域交割。此举降低交易物流成本,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亚洲定价体系。

数字资产创新拓宽交易场景。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明确支持黄金、有色金属等实物资产代币化。《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提出探索大宗商品证券化路径,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升交易透明度和流动性,助力香港构建全球大宗商品流动性中心。

总结:美国财政扩张与地缘动荡强化黄金长期配置价值,而香港在仓储、交割与数字资产领域的布局,有望重塑亚太有色金属市场格局。短期需关注美联储政策节奏及关税落地对工业金属的影响,长期则聚焦全球债务风险与香港国际化进程的协同效应。

本文源自金融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财经   财政赤字   大宗   香港   美国   有色金属   布局   需求   战略   黄金   商品   地缘   债务   政策   法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