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 席建元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即将迎来国庆长假和中秋佳节,很多人会外出品味美食,欣赏美景,度过愉快的假期。
大家吃玩嗨的同时,有些人可能会诱发荨麻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席建元提醒,10月1日也是第12个“国际荨麻疹日”,科学预防,对症治疗尤为重要。
Q
荨麻疹是什么?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核心特征是风团和剧烈瘙痒:
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红色或苍白的高出皮面隆起的风团,类似蚊子包但常成片出现,形状不规则,伴难以忍受的瘙痒。风团通常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不留痕迹,但可能在其他部位出现新发皮疹。
发病机制
荨麻疹发病核心机制是皮肤肥大细胞被激活,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渗出,进而产生风团和瘙痒。根据病程可分为两大类:
急性荨麻疹
1
急性荨麻疹病程少于6周,通常能找到比较明确的诱因,常见的有感染(如咽喉炎、肠胃炎等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如虾蟹、蛋奶、坚果等)、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阿司匹林等),以及花粉、螨虫等环境因素。
慢性荨麻疹
2
表现为风团每周发作至少2次,且病程持续6周以上,绝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找不到明确的过敏原,其病因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物理刺激(如划痕、压力、温度等)、精神压力、内分泌紊乱等有关。
Q
如何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治疗目标是完全控制症状(无风团、无瘙痒),提升生活质量。具体治疗方式如下:
日常防治
1 规避明确诱因
若通过检查或生活观察,确定对某些因素过敏,需严格避免接触;对物理刺激敏感者,需做好针对性防护。
调整身心状态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减少身体应激反应对病情的影响。
日常生活调理
选择宽松、棉质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压迫皮肤;
保持居住环境凉爽、通风,避免过热出汗;洗浴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沐浴产品。
药物治疗
2
目前治疗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应遵医嘱规律服药,并根据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如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到医院就医评估病情,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奥马珠单抗、免疫抑制剂、诱因脱敏治疗等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
3
中医药治疗荨麻疹注重“辨证论治”,强调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及病程,区分不同证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缓解当下症状,从整体调理机体状态,减少病情反复,具有独特优势。
荨麻疹虽恼人,但可防可治。关键在于科学认识疾病,可根据自身情况,接受规范诊断与治疗,不必独自忍受瘙痒与焦虑。用科学方法共同“抚平”风团,助力重获肌肤与生活的安宁。
END
席建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皮肤科主任,中医外科主任,皮肤性病学博士后,医院首届青年名医。师从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促进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教学组委员。
擅长:银屑病、白癜风、湿疹、痤疮、脱发、天疱疮、黄褐斑、荨麻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血管炎、硬皮病、皮肌炎、慢性皮肤溃疡、糖尿病足、面部皮肤病,性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梅毒)等。
供稿:席建元
编辑: 裴翌尧
校对:陈双
审核:黄娟娟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