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离谱!“妻子机器人”迅速售空,与人造子宫结合或将淘汰女性?

随着现在科技的逐渐发展,陪伴式AI机器人也逐渐崭露头角,获得了不少人的欢迎,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网上就出现了一种设想。

那就是既然“妻子机器人”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相互陪伴的功能,那要是将这些机器人植入人造子宫,是不是就能代替正常的女性人类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一个“魔幻”的组合

网上现在有个说法听着特魔幻,那就是把日本卖断货的“妻子机器人”,跟中国实验室里的“人造子宫”结合起来。

一个出“身体”一个出“子宫”,这一套下来好像人类繁衍这事儿就没女性什么事了,该说不说这想象力,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并且按照理想中的假设,这个机器人还不会出现家庭矛盾,以及吃饭喝水等人所需要的事情,那这真的现实吗?

先说那个所谓的“妻子机器人”,售价并不便宜,并且没多久就被抢光了,可能有人感觉,这么受欢迎,那功能应该很强吧。

但其实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购买这批机器人的用户,很可能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人,他们不想在现实里谈恋爱,就买了这个机器人。

所以这些人一开始图的就不是爱情,而是“省事”,一个能洗衣做饭、讲笑话,但绝对不会跟你闹情绪、要包包、问你爱不爱她的高级玩具。

而这东西的核心卖点,恰恰是它“不像”一个真正的人,它没有需求,没有脾气,更没有独立思想。

它满足的根本不是对伴侣的渴望,而是对逃避现实情感责任的幻想,它只是日本“孤独经济”下的一个昂贵产物。

就是价格贵了点,技术含量高了点,要是真把这玩意儿当成女性的“替代品”,可以说是根本做不到的。

再说了这机器人的技术核心是啥?是那张漂亮的脸吗?显然不是,而是她能走路,但这也是一个仿人机器人最难的点。

毕竟即便是从出现机器人到了现在,想要让仿生机器人真正平稳走路,还是比较困难的,不少商用机器人都很难做到。

“人造子宫”真有这么厉害吗?

然后我们再聊聊那个“人造子宫”,这事儿虽然网上传出的消息好像是这项技术已经成熟了一样,但可事实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实取得了重大突破,让一个胎羊在没有ECMO的情况下多活了90分钟。

但大家注意,是“多活了90分钟”,不是从小养到大,虽然这是个了不起的医学成就,但跟“造人”完全是两码事。

而且这种“人造子宫”的价格可不便宜,一次动物实验成本就很高,再加上各种设备运转的成本,哪个家庭负担得起?所以从目前来看,网上流传出的消息,顶多就是网上说说,想要落实几乎是不现实的。

既然技术上行不通,伦理上过不去,成本上是天价,那为什么这套“机器人+人造子宫=淘汰女性”的荒谬说法还能这么有市场?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种想法的背后,是一种极端的自私和对责任的逃避,他们很可能不想要一个平等的伴侣,只想要一个能传宗接代的“产品”,所以当这两项技术一出现,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把它们拼凑起来。

机器永远代替不了人类吗?

现在让我们回到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上,假设有一天,技术真的发达到可以让机器人生产婴儿了,那真的能代替人类吗?

要知道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需要家长很多的心血培养,像是半夜发烧哭闹,需要孩子父母哄睡着,第一次摔倒了,需要父母的鼓励和关心,以及在学校受了委屈回家跟父母说。

这些东西是机器人,很难做到的,技术在未来可能复制出一个躯体,但永远复制不了一颗充满爱的心。

生育的伟大,从来就不只是那十个月的孕育,而是之后长达数十年的情感投入和责任担当,这才是“母爱”无法被替代的根本原因。

所以这场关于“机器人”的争论,从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我们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做到网上传出的消息那样。

并且机器人也很难理解人类的感情,哪怕是现在很火的AI,也经常会出错,甚至有时的回答根本就不是你需要的东西。

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机器人很难代替的,比如人们在和不同人交流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语气和敬语,这是机器人能理解的吗?显然机器人很难做到这个程度。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科技   子宫   机器人   妻子   女性   人类   网上   技术   现实   日本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