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国新办就“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近期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走进发布厅,分享创作理念,并就电影如何在碎片化传播时代保持优势等话题与媒体交流。
电影导演申奥
申奥说,作为影视行业的从业者,在日常的创作当中,自己比较注重对社会题材的发掘,同时也比较擅长用现实主义手法拍摄电影、构思剧情。“我认为电影不仅是一个娱乐产品,更是一种传播社会价值、传递正能量的工具。”
申奥以2023年上映的《孤注一掷》为例,讲述了现实题材创作的初心。他提到,为拍好这部聚焦电信网络诈骗的影片,自己采访了大量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者、民警,也阅读了大量卷宗。电影上映后,引发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和观众的讨论。电影让观众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细节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避免了更多家庭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
谈及新作《南京照相馆》,申奥表示,这部7月25日上映的影片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创作。影片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几名普通市民冒着生命危险,将侵略者的罪证照片公之于众,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
“希望这部影片可以让观众在光影当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申奥说。
针对短视频、微短剧等碎片化信息传播带来的竞争,申奥认为,电影在百年发展中历经多轮冲击,始终具备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与叙事优势。
例如,电影长篇幅的特点,能支撑起完整的故事架构、塑造丰富复杂的人物,承载更深刻的主题。同时,大银幕带来的沉浸感、包裹感,以及震撼的视听特效,是小屏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电影具有独特的社交属性——观众看完后,可以跟朋友、亲戚一起讨论电影的剧情、讨论他们对人物与故事主题的理解等。
他坦言,短剧和短视频的轻量化、场景灵活等特点值得关注,但作为电影工作者,要努力拓宽电影受众的圈层、年龄、地域等,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和对人物更细腻的认识。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包程立 责编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