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创俄经济?这是特朗普的毒计,千万要当心,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特朗普说的,除了标点符号都不能信——这回他吹的牛,又被美国自家媒体戳破了。

让莫迪心塞的是,特朗普一边对印度挥出关税大棒,一边延长中美关税暂停期。

面对美国的不断羞辱,莫迪还有什么牌能出?

01、特朗普的新“战绩”

8月12日,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一脸得意,声称对印度加征关税,已经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

听上去很提气,但问题是——真相呢?

彭博社翻出了一串数据,直接给特朗普泼了盆冷水。

截至8月10日的四周里,俄罗斯海上原油日均出口量311万桶,相比8月3日的321万桶,只是小幅下降了约3%。

出口总额呢?同一周内降了5000万美元,跌幅4%,主要原因还是原油均价下滑,而不是印度采购大幅减少。

甚至在8月10日当周,俄罗斯还有30艘油轮共装走了2331万桶原油,比前一周还多。

这哪里像是“沉重打击”?感觉没啥事儿啊。

那么,为什么关税暂时“打不动”俄油?

首先,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俄罗斯是它最大的供货方,占比35%。

其次,从波罗的海到印度的航程要一个月,等船开到港口,也许特朗普的关税就撤了。市场对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反应冷淡。

再者,印度炼油商已经开始买些非俄油原料,但影响要等到10月装船才能显现,而且很可能提前装船“避税”。

彭博社结论很直接:现在说“印度关税重创俄经济”,为时过早,特朗普所言更多是一种主观臆断或出于政治目的的言论。

02、打印度,却对中国“松口”

就在对印度祭出最高可达50%的关税大棒的同时,特朗普却签署总统令,把中美的“关税暂停期”再延长90天,直到11月10日凌晨。

这对印度来说,就是“当头一棒”:

印度对美出口中,约55%的商品会被新关税覆盖;

农产品、药品、IT服务等领域都面临冲击。

特朗普一边打击印度,一边对中国暂缓关税,这背后的信号,莫迪不会看不懂。

关税只是表层,真正的危机是连锁反应:

俄油进口受阻,能源成本上涨;

能源成本推高通胀;

通胀压低卢比汇率,增加进口压力;

经济环境恶化,影响就业和投资。

过去两年,印度靠“买俄油、炼化后出口”来稳物价、撑汇率、保出口竞争力。特朗普这一刀,直接砍在印度的命门上。

面对美国的连续施压,印度的反制空间很小,但并非全无选择。

第一步:继续谈判

争取关税清单调整、缓冲期延长,对敏感行业作技术安排,把损失降到最低。虽然民间抵制情绪高涨,但政府仍保持与美国的沟通渠道,这点很关键。

第二步:多方外交

莫迪已决定8月31日赴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他7年来首次访华。上合是一个多边平台,中国在能源、市场、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对印度来说是宝贵的缓冲资源。

03、为什么莫迪不参加9·3阅兵?

有意思的是,莫迪行程中没有北京9月3日二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安排。

原因很现实——印度一直在中美之间骑墙,更倾向美国。如果莫迪出现在天安门观礼台,中俄印三方同台,必然刺激特朗普。

莫迪虽然被美国打压,但依旧抱有“修复空间”的幻想,不愿彻底撕破脸。

而对莫迪来说,上合峰会是一个低调修复对华关系的舞台:

寻求更多双边贸易,尤其是能源与制造合作;

借多边框架增加议价筹码,对美施压;

释放对内信号——政府在积极寻找出路,而不是坐等美国下手。

这不是一招制胜,而是一场边走边修、争取时间的持久战。

回归正题,为什么特朗普要吹这个牛?

在美俄元首会晤前,营造自己“制裁见效”的强硬形象;

转移国内焦点,让选民相信他的外交手段有效;

给谈判加筹码,让俄、美、印都得盯着他的政策走向。

但彭博社的数据说明——牛可以吹,市场和现实不会配合演戏。

关税还没落地,俄油照样走,印度还在找出路。特朗普的重拳,更像是虚晃一枪。莫迪的破局,不会一蹴而就,但这盘棋,他必须要走。

信息来源:
《对印度征税“沉重打击俄经济”?美媒分析打脸特朗普》观察者网

《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新华社

《印媒称莫迪将于8月31日应邀访华,外交部回应》光明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毒计   经济   印度   关税   美国   中美   俄罗斯   原油   能源   中国   大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