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情况下,上市公司老板套现离场都会被股民画圈圈诅咒,但也有少数例外,股民不但不画圈,还恨不得对他顶礼膜拜。
近日,上市公司澳洋健康发布公告,实控人沈学如套现离场,把公司控制权卖给了张家港国资。
消息一出,澳洋健康的股价原地起飞,能飞多高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足够让近一年来入场澳洋健康的所有股民都能回本了,怎能不膜拜。
不过,更绝的还是三方共赢!
对71岁的掌门人沈学如来说,这是圆满退休,此前已经套现了约15亿,如今卖掉澳洋健康又套现6亿,合计落袋21亿。
对接管澳洋健康的国资来说,买到了自己想要的,澳洋健康旗下主要资产是8家医院,加入国家队后,可以优化国有资产结构。
而对澳洋健康的6万股民来说,一个一心想退休的私人老板换成了雄心勃勃的国资,这不管对澳洋健康还是股民来说,都是件大好事。
也就是说,这一套现,实控人、国资、股民都赢了。
当然,严格说来,获益最大的还得是老板沈学如,领走20几亿的退休金,太圆满了。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沈学如今天退休的圆满,要归功于昨日积攒下的洪福。
沈学如是江苏张家港汤联村人,出生于1954年,只读过几年小学就辍学到生产队干活了,不过,那个年代有个小学文凭都了不起,沈学如很受大队领导器重。
1972年,18岁的沈学如有了参军的机会,这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沈学如体检都通过了,就在即将戴上大红花时,大队领导不放人了。
参军是那时的好出路,领导不放人,总得有什么可以替代的选择,大队里一商量,任命沈学如为生产队副队长。
就这样,沈学如留下了,一年之后转正成为了生产队长,到1978年,24岁的沈学如已经是大队的副大队长了。
当初的领导果然没骗他,真是培养他当干部,1981年,随着生产队取消,沈学如被调到毛纺厂当副书记,就此跨入了商海。
之所以去这家毛纺厂当副手,也是领导的良苦用心,一把手年纪已经很大了,就快退休了,沈学如实际是提前过去先熟悉一下等着当书记的。
果然,沈学如一到任,老书记就把工作都交给了他,第二年,沈学如就转正成了毛纺厂的书记。
这家毛纺厂就是沈学如家族资本版图的起点。
20多岁的年轻厂长敢想敢干,到1992年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集团公司,产值超过1个亿,沈学如也因此被提升为镇党委书记。
政企一体是那时苏南模式的特点,虽然当了镇上的书记,但沈学如的大部分精力仍然在企业上,直到1996年企业产权改革开始,沈学如从银行贷款9000万,盘下了整个集团公司,就是如今的澳洋集团。
集团当然有很多业务,但做得最大的也就三样,一是化纤,二是金属制品,三是医院,这三大业务构成了沈学如家族最主要的资产。
化纤业务形成了澳洋科技,而金属制品则形成了澳洋顺昌,至于医院,2015年注入了澳洋科技,澳洋科技就变成了现在的澳洋健康
澳洋科技上市于2007年,澳洋顺昌上市于2008年,那两年是沈学如最风光的时候,每年敲一次钟,把自己在富豪榜上的排名越敲越高。
不过,化纤和金属制品都是周期波动性较大的传统行业,随着全球市场的一体化,业务越来越难把控,沈学如IPO后没多久就开始筹划变现离场。
根据历史公告,沈学如2011年就开始减持澳洋顺昌股权,到2020年累计套现约9亿,控制权最终转让给了一家香港公司,现在已经更名为蔚蓝锂芯。
沈学如对澳洋健康的变现则是另辟蹊径,既非质押,也不是大宗交易,而是通过可交换债券。
简单说,可交换债券就是自己发行债券融资,而这个债券可以换成股票,交换成股票之后,沈学如就不用换债券,也就实现变现了。
2019-2020年,沈学如连续两年发行可交换债券,累计变现了约5亿,加上二级市场卖的,大约套现了6亿。
沈学如卖得欢,但澳洋健康已经顶不住了,2021年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99%。
为了给澳洋健康续命,2021年,沈学如把化纤资产打包卖给了新加坡化纤巨头,剥离了亏损的化纤后,剩下的医院资产就干净了。
2022年起,澳洋健康开始好转,资产负债率逐步降低,截止2025年上半年,已经降到92%。
眼看澳洋健康好转,沈学如继续实施减持计划,于是就有了开头把控制权卖给张家港国资的戏码。
两次敲钟,落袋21亿,沈学如的A股之行没白来。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