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行业正在大批量跑路!从3年开店10万家,到一年倒闭近4万家

药店这行当,过去几年看着风光无限,到处是新店开张,街头巷尾一抓一大把。可谁想到,转眼间就翻车了。国家药监局的数据摆在那,2019年全国实体药店数量是52.4万家,到了2022年直接窜到62.33万家,三年里多出10万家门店。

这增长速度,搁谁身上都觉得稳赚不赔。结果呢,2024年关停了3.9万家,平均一天107家拉闸关门。进入2025年,情况更糟,半年内逼近5万家倒下,每天274家消失。

行业总门店数从2024年底的68万家,到2025年一季度净减3000家,总数跌破70万大关。这不是小打小闹,是整个行业在洗牌。

药店野蛮生长的黄金期怎么就没了

回想2017年那会儿,医药改革一落地,患者不用非得去医院药房买药,拿着处方就能去药店刷医保。这政策一出,药店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头。之前每年新增也就一万家左右,改革后直接跳到每年三万家,还取消了门店间距离限制。本来一条街够两家店的,现在挤进七八家,互相抢生意。

2019年到2022年这三年,更是巅峰,国家药监局统计年报清清楚楚,新增10万家,其中个体药店占了63%。疫情那几年,2020年口罩卖到128元一个,退烧药上千元,药店只要有货就不愁卖。政策还支持扩张,资本蜂拥而入,大连锁品牌到处圈地,外行人抱着稳赚心态也冲进来。

老年人多起来了,年轻人开始养生,市场需求大增。结果呢,门店总数从52.4万涨到62.33万,三年10万家的速度,行业被当成避风港。2023年门店数继续往上窜,到66.7万家,2024年峰值68.37万家。连锁率升到58%,大品牌并购小店,标准化管理。

但这野蛮生长埋下隐患,供给过剩,竞争白热化。店均服务人数快跌破2000人,美国那边是6250,日本药妆店更高。中国这密度,早就超负荷了。2024年关停3.9万家,不是偶然,是积累到头的爆发。闭店率5.7%,远超2023年的3.8%。

中小连锁和新店成重灾区,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到存量博弈。2025年一季度净减3000家,总数破70万,这趋势停不下来。预测全年关停5万到10万家,半年已近5万,每天274家关门。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5年3月实体药店零售规模497亿元,比去年同期降7.4%。1到6月累计2961亿元,同比下滑2.2%。这数据实打实,行业在收缩。

关店潮的元凶不止一个

药店关门潮,根子在多方面。医保政策收紧是头号杀手。过去医保支付是药店大头收入,现在监管加强,飞检常态化。多地医保部门搞白名单、红黑名单,刷卡违规、串换药品一抓一个准。依赖医保的中小店,销售额直线掉。

2024年不少店被罚款、取消资格,客源没了,经济链断裂。骗保行为泛滥,内部串通把医保药销往别处,中介反复交易,空刷卡转手回收团伙。在甘肃、河北、内蒙古,这比例高达40%。被抓后罚款重,门店直接关张。

经济不景气加剧问题,就业不稳、收入低、房贷压身,居民消费缩水。药店客流率降30%,客单价从2023年的120元跌到2024年的85元,降幅近30%。

感冒药这类刚需品卖不动,保健品更惨。2024年上半年,全国药店平均销售额降10.6%,客单价下滑8.9%。非必需药品干脆不买,民众消费意识变了。

线上药店崛起,分走大块蛋糕。2024年网上药店终端销售额714.95亿元,增长17%。支持线上医保支付的药店近一万家,老年人成主力军。网上下单,半小时送达,又便宜又方便,谁还去实体店挨宰。实体模式太单一,价格战打不过。

明明感冒发烧,去药店被推销几百元,比医院还贵。消炎止疼药,各店差价十几元,有些超医院两倍。店员疯狂荐高价保健品,老年人容易上当,花养老金买一堆没用东西。

价格战只是表象,深层是经营单一。线上服务全,实体跟不上。河北一县城小店,经营15年,去年冬天关门。高峰一天过万,现在不足两千,扣房租人工每月亏本。对面连锁店抢客,线上又挤压。2025年上半年国大药房新开24家,闭店864家,亏损门店占比降,但整体承压。

其他上市药店中报也难看,业绩下滑。疫情后经济反弹短,报复性消费没来,实体店关停加速。政策监管趋严,合规成本升,部分店扛不住。民众消费乏力,非必需不买。供给过剩,门店密度高,店均盈利摊薄。2025年关停预测10万家,行业洗牌,弱者出局。

药店们得变招,才能在夹缝中求生

药店行业没到绝路,但得转型。2025年,从数量扩张转质量提升,大连锁靠规模和并购活下去。Wind数据,一季度净减3000家,但大型连锁单店质量升,亏损治理见效。医药流通市场规模超3万亿,零售作为处方外流承接者,中长期重要。

医改政策冲击边际减缓,批发稳增,零售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是趋势,一万多家支持医保网购,实体得接入APP,提供咨询服务。2025年实体规模预计小幅下滑,但整体市场5-6%增长,网上领跑。化学药线上451亿,增长34.62%。实体得优化库存,减单一依赖,引入器械和饮片。

资本转向质量,收购后标准化。老年人线上主力,实体需跟进服务。米内网数据,2025年6月实体规模487亿元,同环比降,但非药部分有机会。行业集中度升,前十大连锁占市场份额增大。2024年连锁率58%,2025年继续升。中小店得抱团,或加盟大品牌。

政策支持结构性调整,医药工业加速,用药结构优化。渠道格局变,流通向集约化。大型企业兼并收购,扩份额。药店不会全消失,但得回归服务本质,抛弃利益至上。依赖违规的,早晚淘汰。

2025年零售终端销售额预计5740亿元,增长3.7%,需求在,但变动大。自主取药机试点,若价格低,进一步挤压。但对合规店,是机会。行业从盛到衰,教训是盲目扩张反噬。

未来,数字化和融合是出路。药店得提供真服务,别老想着宰客。经济压力下,消费者精明,店得跟上。预测2026-2032年,药店趋势是环境展望好,市场总结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财经   行业   药店   医保   实体   政策   销售额   关门   年关   数据   新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