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残疾预防关乎个人健康福祉、家庭幸福美满与社会和谐稳定,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能大幅降低残疾发生概率,更能减轻致残程度。近年来,崇明从专业康复机构的精准干预到医院的全生命周期治疗,再到深入村居的科普宣传,为居民筑起健康防护屏障。
在崇明城内一家专注于神经发育障碍干预的康复机构里,一群“星星的孩子”正在接受康复训练。今年9岁的小军,4岁时被确诊为孤独症,如今已在这里接受了5年多的系统训练。机构内的每一项运动训练都经过精心设计,会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量身定制,通过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多感官刺激,逐步改善孩子的身体协调性与感知能力。“以前我家孩子很少说话,叫他也没什么反应,现在让他大声说话,能清晰回应,跟他交流基本都能听懂。”小军妈妈开心地告诉记者,9月小军即将升入二年级。
机构负责人罗女士介绍,机构组建了20人的专业干预师团队,针对自闭症、发育迟缓、多动症等早期神经发育障碍儿童,开展感官系统训练、前庭训练、触觉训练,并辅以心理建设、健基教育与融合教育,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生活与学习。“3岁前是自闭症儿童干预的黄金期,只要尽早开展针对性康复训练并长期坚持,孩子的预后情况会有明显改善。在此过程中,家庭支持同样关键。”
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康复医学科,14岁的小杨同学正在接受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康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疗法、平衡训练后,小杨的脊柱侧弯度数得到有效控制。
“我们的目标是稳住侧弯度数,避免其进一步发展,确保不会对她未来的生活造成影响。”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顾怡凡表示,特发性脊柱侧凸在青春期少年中高发,及早干预是避免致残的关键。她还为家长提供了日常护理建议:“在家要多关注孩子写作业的姿势,鼓励他们多进行游泳、骑车、跑步等双边户外锻炼,增强脊柱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康复医学科与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实现联合一体,可为崇明居民提供从0到100周岁的全生命周期康复医学治疗。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楠表示:“对于有康复需求的患者,早期干预能帮助他们尽可能恢复到原有健康水平;即便病情较重、无法完全恢复正常,我们也会通过专业治疗,最大限度提升他们的身体功能,助力其回归家庭与社会,减轻照护者的负担。”
相较于事后的康复治疗,前端的残疾预防宣传教育与健康指导更具成本效益。近年来,区残联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康复科紧密合作,将残疾预防知识送进村居,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取专业指导。不久前,一场“预防脑卒中”的主题宣传活动在竖新镇大椿村举行,数十名村民踊跃参与。活动现场,医生不仅讲解了脑卒中预防的理论知识,还手把手教授康复锻炼方法,村民们跟着医生的指令认真练习,收获满满。“不用特意跑远路咨询,专家直接来到家门口,太方便了!”村民陈阿姨感慨道。
截至目前,崇明已在十多个村居开展此类残疾预防活动,惠及居民超500人。
全国残疾预防日旨在提升全民残疾预防意识,推动“防优于治”的健康观念。多年来,崇明以此为契机,开展深入、持续的预残活动,预残知识普及持续深化,公众对残疾预防的认识不断提升,残疾预防防控能力显著增强,残疾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致残因素得到有效防控。
记者:蒋晓燕
编辑:焦倩倩
责编:朱竞华、焦倩倩
求分享
求喜欢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