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理发布】
今天是2025年8月15日
80年前的今天
日本投降了!
八十载光阴如河
冲淡了硝烟
却冲刷不掉深嵌在
这片土地上的记忆碎片
在“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当滇缅公路成为抗战最后的血脉,当日寇的铁蹄逼近国门, 在最终胜利到来的前夕, 这座滇西要塞,以血肉之躯化身为抗战烽火中的十字路口——指挥中枢在此运筹帷幄,生命线在此用血汗铺就,驼峰航线在此以命相守。
然而,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曾被岁月尘封。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气壮山河的牺牲、平凡伟大的身影,如同散落的历史 记忆 碎片,等待被拾起、被铭记:
一段染血的扁担,曾与六万大理乡亲共挑三百里滇缅“天路”,每公里倒下三人;
一块机场的碎石,来自云南驿的“万人坑”,见证14600名民工在400余次轰炸中抢修“炸不毁的天空通道”;
一枚生锈的军徽,属于22788名奔赴前线的大理子弟,其中3181人的名字永远定格在阵亡名录;
一页泛黄的家书,写满“为国献身”的豪情与“好好读书”的叮咛,是战火中不灭的温情微光;
一座沉默的桥墩,铭记着马崇六将军炸毁惠通桥、阻敌怒江的铁血决断……
这些碎片,曾散落在荒草掩映的机场遗址、蜿蜒山间的公路旧迹、老兵记忆的褶皱深处、档案馆蒙尘的卷宗里。它们沉默着,却比任何口号都更震耳欲聋地诉说着: 大理,并非抗战的旁观者,而是用牺牲与坚韧撑起滇西脊梁的血肉长城!
即日起,大理发布推出 #大理抗战记忆碎片 栏目,依托大理州政协珍贵史料《大理抗战》,带您走进时光深处。我们不再宏大叙事,而是俯身拾取那些浸透血泪的个体记忆、震撼人心的历史细节、遗存至今的时空印记——它们是民众筑路时磨破手掌的血痕,是机场抢修者面对轰炸的坚毅目光,是远征军将士家书中的拳拳赤子心,是遗址上无声诉说的弹孔与基石……
每一片记忆碎片,都是大理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不屈脊梁与巨大牺牲的见证。让我们一同拼凑这些碎片,还原那段被遗忘的壮烈史诗,从这段血与火铸就的历史中汲取力量,铭记大理在民族存亡关头的脊梁担当,致敬那些为家国安宁献出一切的先辈,共同守护这份属于大理、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记忆,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砥砺前行!
敬请关注
撰文:赵荣荣
图源: 《大理抗战》
编 辑:赵荣荣
审核:孙琴霞
终审:李政波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