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发质研究出炉!顺滑头发更显年轻,其他族裔是否适用

姐妹们,直发器该翻出来派上用场了,维也纳大学的新研究可不是随便说说,顺滑又有光泽的头发,居然能让女性在他人眼中显得更年轻、更健康,吸引力也直接拉满。

我之前真没把发型这点小事看得这么重要,直到看完这份刊登在《国际化妆品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才发现这里面藏着不少门道。

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个研究,再聊聊发型审美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

实验揭秘:高光泽直发为啥能“赢麻了”?

这项研究由维也纳大学的团队主导,他们足足设计了两项实验来验证发型的影响。

本来想简单做一组对比就行,后来发现不同维度的差异都得覆盖到,于是就有了针对光泽度和顺滑度的两组测试。

第一组实验准备了10对假发,涵盖了不同颜色、长度和卷直款式。

每对假发都做了差异化处理,一顶用净化洗发露清洁后,通过吹风梳理和热拉直打造出高光泽质感;另一顶则喷洒干洗喷雾,故意做成暗淡无光的样子。

一位女性模特依次佩戴这20顶假发,后脑勺的照片被展示给了来自美国、德国和西班牙的1500名女性参与者,大家需要从年轻度、健康度和吸引力三个维度打分。

测试结果特别明显,几乎所有款式的假发,高光泽版本的得分都远超低光泽款。

第二组实验聚焦顺滑度,把毛躁、逆梳的头发和顺滑笔直的头发放在一起对比。

最终评选出的“魅力天花板”发型组合,是顺滑笔直、高光泽且低蓬松度的款式。

其中,中性金色短发的高光泽版本,评分更是一路领跑。

这也就能解释为啥金・卡戴珊、克劳迪娅・温克曼这些名人,常年都偏爱顺滑有型的发型。

换成是我,知道有这样的“颜值加分项”,肯定也会在发型上多下点功夫。

研究团队还大方分享了打造高光泽发型的方法,大家照着净化洗发露清洁、吹风梳理加热拉直的步骤操作,就能get同款质感。

审美演变:发型偏好背后藏着哪些门道?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琢磨这件事,其实挺有意思的。

远古时期,人们没有太多渠道判断他人的健康状况,头发的状态就成了直观的信号。

高光泽顺滑的头发,往往意味着身体营养充足、新陈代谢正常。

这种原始的判断逻辑,或多或少延续到了现在。

如此看来,大家对好发质的偏爱,可不是凭空产生的。

名人效应和时尚圈的引导,也在悄悄影响着大众的发型审美。

詹妮弗・安妮斯顿的经典直发造型,当年在影视剧中一出现,就掀起了一股直发热潮。

高端秀场上,高光泽顺滑发型也经常亮相,慢慢给这种发型贴上了“精致、有魅力”的标签。

毫无疑问,这些外部因素都在强化大家对这类发型的好感,不过这项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很显然,实验用的是欧洲发质的假发,并没有涵盖亚洲、非洲等其他族裔的发质特点。

不同族裔的头发在粗细、软硬上差异很大,对顺滑度和光泽度的追求自然也不同。

比如东亚地区一直很重视黑发的顺滑度,而非洲族裔的发型审美,更多聚焦在编发工艺的特色上。

把发型审美和女性身材审美放在一起看,会发现两者有不少共性。

从1910年代高挑端庄的吉布森女孩,到1950年代的沙漏身材,再到当代备受青睐的肌肉紧致体型,女性的理想身材标准一直在随时代变化。

发型审美也是如此,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趋势。

本来想单纯聊聊这个研究的结论,后来发现更重要的是理解审美背后的多样性。

维也纳大学的研究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颜值加分”的新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必须跟风追求顺滑高光泽发型。

每个人的发质、脸型和个人风格都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也变得越来越包容。

我们既可以参考科学研究的建议打理头发,也可以大胆尝试符合自己个性的发型。

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涵盖多族裔、多场景的发型研究,让我们对“美”有更全面的认知。

毕竟美从来没有统一的标准,自信绽放的个人魅力,才是最动人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时尚   族裔   滑头   欧洲   年轻   发型   头发   假发   维也纳   和顺   女性   非洲   维度   款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