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8月12日消息 重大利好来了,服务业经营贷以及个人消费贷贴息落地!
12日盘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大重磅文件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国常会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仅仅过了12天。7月31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到,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据华创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来至少有四川、重庆、杭州余杭区3地开展个人消费贷贴息,其中四川实施时间早(2023年9月开始,延续至今)、范围广(全省范围)。
“从官方口径看,截至2025年4月,四川已完成2轮消费贷款贴息,累计兑现财政资金近6000万元,涉及消费贷款超40亿元,惠及2.7万人次”。2024年,四川省居民消费贷净增量(即贷款余额增长量)为1335亿元,40亿/1335亿≈3%,即贴息对个人消费贷的影响体量可能较小,但从客观数据上看,政策实施首月(四川首次推行消费贷贴息是在2023年9月,此后该政策一直延续),消费贷余额增速从7.2%提升至8.1%。
消费贷是否会重新降到3%以下?
今年以来银行消费贷价格战不断,消费贷利率不断走低。3月份,部分城商行的消费贷年化利率一度跌破2.4%,后续遭到监管叫停。当时有多家银行收到通知,自4月起将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调整至不低于3%的水平。
如今在贴息政策发布后,消费贷是否会重新降到3%以下备受关注?有国有大行信贷部门人士表示,预计贴息政策遵循市场化原则,主要惠及信用次优、规模庞大的中间客群,或拉低平均利率而非普降;此外,银行仍需平衡成本与风险,过低利率将压缩盈利、削弱放贷意愿,并可能积聚信用风险。
个人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5家其他机构。具体为一是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二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三是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包括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至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其中在贴息幅度方面与消费贷保持一致,也是1个百分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规定,对于经办银行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经营贷仅仅限于服务业经营主体,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
实施方案还规定经营主体要确保将贷款资金用于开展合规经营活动、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改善消费基础设施,严禁虚报、冒领、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贷款资金,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经办银行要严格按照相关部门审核检查结果申领贴息资金,确保贴息资金合规用于向符合贴息条件的经营主体兑付,严禁经办银行和经营主体套取贴息资金。
不过服务业经营贷时间跨度是自2025年3月16日开始,至2025年12月31日结束,而个人消费贷是自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本文源自金融界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