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声令下,16中企被拉黑名单!不到24小时,我商务部连发两则公告,给了美欧“一记重拳”。
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将 29 家海外组织列入贸易黑名单,其中有16 家是中国企业。
然后不到 24 小时,中国商务部接连发布两则公告,对稀土全链条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场闪电交锋,传递了什么信号?
中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你敢出手,我就敢接招,而且招招打在痛点上。
先看美国的动作,与其说这是临时起意,倒不如说,这是玩惯了的老套路。
今年 3 月,中美关税谈判前夜,70 多家中国实体被列入黑名单;7 月,中美财政官员会晤前,18 家中企遭制裁。
这次他们一口气拉黑 16 家中企,不过是把 “谈判前施压” 的戏码又演了一遍。
至于理由,还是那句话——“危害国家安全”。
可是翻遍美国商务部的公告,连半份具体违规证据都没有。
说到底,就是怕中国在电子、无人机领域赶上来,想靠黑名单切断供应链,把中国科技发展的路子堵死。
这个套路,从 2018 年至今,美国已经用了上千次。
再看中国的反制,为什么选稀土?
答案很简单,这是中国最硬的底气。
这两份反制公告可不是拍脑袋出来的,而严格踩着《出口管制法》的规矩,连许可申请模板、“公共领域技术不受限” 的例外条款都写得明明白白。
程序上挑不出错,这才是讲道理的反制。
更关键的是,稀土这东西,中国确实有资格说了算。
全球稀土储量中国占 30%,但加工产能占 70%,精炼技术更是 90% 攥在手里。
美国想绕开中国,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这次我们发布的2025第62号公告,主要是严格管控国内稀土出口的程序,2025第61号公告,则是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说白了就是想限制已经卖出国的稀土,不许做转口生意、二道贩子。
这一内一外,就相当于给咱们这个“杀手锏”上了双重保险,也让美国、欧洲的稀土梦直接破碎。
不难发现,这场博弈的核心已经不是简单的贸易反制,而是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的争夺。
美国总想着用技术封锁压人,可自己的脖子早就被供应链卡着。
就说 F-35 战机,每架要 500 千克稀土,87% 的供应链靠中国;制造核心部件的永磁技术,正好在这次中国管制的范围里。
所以中国公告一出来,谁慌了?
除了美国,就是欧盟,他们生怕断了稀土来源。
特斯拉更头疼,“擎天柱” 机器人量产计划直接因为磁材技术卡壳。
北方稀土紧接着暂停对外技术授权,这影响力,立刻就落到了实处。
有意思的是,中美做事的逻辑完全不一样。
美国是 “一刀切”,连土耳其、阿联酋的 8 家企业都连带拉黑,结果全球电子元件价格涨了 3%,盟友私下全在抱怨。
而中国呢?明确说了 “不影响民用贸易”,只盯着可能用于 “两用领域” 的技术,不会伤及无辜。
这个差距,本质就是霸权和规则的区别。
美国把《出口管理条例》当政治工具,想制裁谁就制裁谁,中国却是在国际规矩里维护自己的利益,有理有据。
其实美国不是没试过摆脱稀土进口依赖,比如重启加州的稀土矿,跟澳大利亚签合作协议,甚至政府掏两倍高价给本土企业兜底。
可这些动作有用吗?美国连成熟的精炼厂都没有,分离、磁体制造这些技术早荒废了。
最近美国还炒出个 “海藻提稀土” 的技术,说能把稀土浓缩百万倍,回收率 50%。
这听着挺玄乎,可也就是实验室阶段。
近海养殖的生态影响、规模化成本,全是没解决的难题。
有分析说,美国想实现稀土 “去中国化”,10 年都未必能成。
现在全球稀土供需缺口眼看要到 5.8%,中国这记技术管制,等于往美国的焦虑上又添了把火。
回头看这场 24 小时攻防战,其实是技术霸权撞上了产业链优势。
美国想靠黑名单困住中国,中国就用稀土守住阵地。
全球稀土价格 8 月至今涨了 20%,欧盟开始急着找替代供应链,这些变化都在说明,产业链的规律,不是霸权能违背的。
至于接下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还得看美国会闹什么幺蛾子。
如果美国还抱着 “国家安全” 的幌子搞单边制裁,中国的反制工具箱里,有的是合规选项。
说到底,道理就这么简单:
中国讲道理、讲规则,但绝不接受被欺负。你敢来硬的,我就敢让你疼。这不是挑衅,是底线。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