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逼空游戏背后,中国是如何掌握大宗商品定价权的?

全球经济这盘棋,不在资源多寡,而在定价之手掌握谁,这才是真正的博弈核心。

铜战,是美国设下的局,也是中国试图打破旧秩序的硬仗。这一仗,从金融资本到全球贸易,全都卷进来了。我们首次登场的身份不是“被宰的羔羊”,而是那个能打碎华尔街算盘的实力玩家。

整场铜价逼空战,表面是价格波动,实则是一次针对中国实体经济的精心埋伏。可结果是:我们虽受伤,却没有跪下;反倒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愿再接受“美元话语权”的真实中国。

我们开始正面对冲全球大宗商品的猎场规则。

这场战斗的起点是铜,却远远不止铜。

铜是未来的命脉资源。从新能源汽车、电力基建到风电、5G,每一样都离不开铜。一辆新能源车约用铜80公斤,是传统车的3倍;每公里高压电缆耗铜可达5.6吨;一台风电机组,要吃掉8吨铜。

中国消耗了全球超过54%的铜资源,是当之无愧的最大买家。

我们买得最多,凭什么价格不是我们定?美国不让,是它背后的金融帝国不让。

2024年5月,华尔街出手了。他们不是搞实业,也没挖过一块铜矿,但却能凭一手期货,在短短112分钟内,把铜价硬生生拉涨5.5%,击穿每磅5.026美元的天花板。

算盘打得很精。他们早早屯货、控仓、放烟雾,等我们抬头看盘时,已经掉入他们布好的“逼仓”陷阱。

埃克森我国洛阳钼业旗下的全球第三大金属贸易商,开空单对冲铜价下行风险,本来是套期保值,却被华尔街联合猎杀。短短几天账面浮亏超3亿美元。

他们不是赌博,而是在做生意。但美方却把交易所变成剥削的工具,把库存差变成陷阱,只想逼我们的企业大额平仓、亏损认栽。

这不是“市场行为”,这是“设局收割”。

这场局,是美国监管与华尔街多头联手做的棋。

2023年,美国突然宣布禁俄罗斯金属进入纽交所交割体系。52%的伦金所铜库存说没就没,逼得全球贸易商断货。短短3天,伦铜与纽铜价差从150美元飙到1200美元一吨。

到了5月,纽约铜库存暴跌68%,只剩2万吨,而空头总持仓高达16.08万手,相当于183.5万吨,虚实比直接飙到91倍!

你根本找不到足够的现货来交割,只能按他们设定的高价匆忙平仓。

纽约交易所一边骗你库存充足,一边联合“庄家”囤货制造稀缺,让空头以为还能套利,来得更狠。

逼空是他们的武器不假,但更深的逻辑是把金融变成掠夺全球资源的杠杆。可这一次,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底牌。

中国没跑,没认怂,也没一头扎进更多筹码去赌命。

我们亮出了“上海牌桌”。202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沪铜成交额高达19.4万亿元人民币,全球份额高达50%上下,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铜交易市场”。

纽约铜交易所的市占率正在萎缩至20%以下。这场游戏,如果中国不玩,他们连局都凑不够。

过去是“你不听我的定价我让你出局”,现在开始变成“我不入局你连市场都开不了”。

我们亮出了“实货底盘”。当务之急是现货交割。于是我们紧急动用新加坡仓库里1.2万吨铜、澳洲港口的8000吨现货,虽然运输时间紧张,但这说明我们早就在做分布式资源布局,华尔街想把我们逼死,没那么容易。

我们亮出了“资源联盟”。这次不是中国一家的战争。埃克森、托克、加能可三大金属贸易商紧急联合,逼纽商所还账,向监管施压。这种全行业联动的力量,直接撼动了局势的天平。

最后我们亮出了“制度优势”。在美方交易所已彻底信用透支的背景下,中方坚持规则透明、库存真实、监管独立的制度才是吸引全球资金的重要力量。

香港、上海的大宗期货市场越来越多地成为亚洲价格的锚点,人民币结算逐步推进,不只是去美元,更是在筑“自己定价”的底气。

但更深的核心不是“打赢一场铜价大战”,而是趁此揭露了一个残酷现实。

美国的所谓“市场”,在需要的时候就成为政治武器。

禁俄罗斯铜、报虚假库存、联合逼仓、操纵期价,华尔街的每一次动作都不是风险博弈,而是赤裸的权力猎杀,权力定价,金融统治,资源洗劫。

这一次,美国没能像2008年那样干净利落地收割全球。这一次,坐在对面的中国,用我们的成交量、用我们的资源供给、用越来越壮大的金融体系,说出了一句硬话:你这场牌,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铜,是新能源与信息革命的通路,决定着特斯拉、华为、比亚迪是否能控全球份额;而铜定价权,是以“电力人民币”撼动“石油美元”的关键敲门砖。

从铜到锂、从稀土到钴,中国正试图在新材料、新能源、新算力这三大未来核心产业链上,用产业+货币+交易规则的组合拳,改写全球定价逻辑。

2025年,中国已对稀土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就是为了从源头控制议价权,我们不再是资源的买单者,而是规则制定者。

这场铜价战役,也许只是一场局部冲突,但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向。

从“听美元定价,陪着游戏”到“我们有底气写规则,喊价格”。

这是中国30年来,首次在大宗商品的国际金融战里实现原则博弈、实货护盘和话语突围的“三连胜”。

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从铜到粮食,从能源到稀土,从期货到结构化定价,中国必须也终将掌握属于自己的大宗商品主导权。

总结

全球资源的游戏,已经从资源争夺进入到“定价主导”的新时代。在这盘棋中,中国既要当消费大国、更要成为价格制定者。铜价逼空战,是华尔街的狩猎,也是我们的反杀。

未来不会容易,但规律已经很清楚:不掌握定价权,就无法掌握发展主动权;不主导金融体系,就难以守住实体产业。我们必须,也正在,一步步重塑这套新的定价体系。

粮价、电价、铜价,不只是数字,是国家安全的刻度。我们或许还能被围猎一次,但永远不会再被围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财经   大宗   美元   商品   游戏   中国   华尔街   全球   资源   美国   交易所   库存   纽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