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共享联盟·鹿城 戴文琦 通讯员 马宣 松宣
国庆中秋假期,鹿城文旅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高品质的态势。游客们通过走进古宅听故事、体验非遗手作等方式,触摸与感知这座千年斗城的文化肌理。
主理人刘士舜向游客介绍老宅历史
10月2日下午2点,位于九山湖畔的徐宅大屋内逐渐热闹起来。这处原为清代名士徐定超的旧居,经过精心修缮后,在保留建筑原貌的同时,新增了展厅功能,并植入了茶咖空间。游客们可以一边聆听老宅故事,一边品尝手中咖啡,历史的回响仿佛在耳畔回荡。“在这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它的故事。”徐宅大屋主理人刘士舜向围坐的游客娓娓道来。“老宅子有它独特的人文历史底蕴,在这里品茶,仿佛能与过去对话,就像世外桃源般,让人能够静下心,放松下来。”游客曹捷凯感慨道。
这种旅游方式的转变,折射出当下消费者的新特点:他们既愿为文化体验付费,也追求消费带来的实际价值与精神获得感。“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再满足于在各个热门打卡点之间奔波拍照,而是更愿意放慢脚步,通过深度游的方式,走进一座城市的文化肌理。”刘士舜介绍,老屋植入新消费场景,不仅让客人多了一个歇脚休息的地方,也带动了店内营收,目前营业额已提升了35%以上。
工坊内摆放着不少游客作品
与此同时,非遗体验也成为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的另一大特色。下午5点,纱帽河的白鹿市集内座无虚席,游客们正专注地体验瓯窑瓷器制作。作品烧制完成后,可选择线下门店取货或邮寄到家。现场,游客还能在老师指导下体验瓯塑制作,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化为风景摆件、首饰等多样化作品,将文化“带回家”。这也让非遗以更亲和、更实用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
公园路上游客如织
从老宅故事到非遗体验,从浅层观光到深度参与,游客们正通过各种沉浸式体验,在感受城市历史文化的同时,也与这座城市建立起更为深刻而持久的情感纽带。“通过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才能让人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让非遗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白鹿市集负责人周海天表示,他们也在不断探索非遗的传播途径,加入商业运营模式后,不仅让非遗变得可触可感,也为手艺人带来了稳定收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10-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