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9月21日,作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重点专项活动之一,生物制造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对接活动在合肥举办。位于长丰县的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是安徽省唯一聚焦生命科学领域的先导区。会上,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现场交出了建设一年来的“成绩单”。
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呈“南研北制”布局
生物制造是利用生物组织或生物体(酶、微生物细胞等)进行物质加工,生产相关产品的先进工业模式。生物制造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新赛道和新业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2024年10月,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获批建设,位于长丰县。 规划显示,合肥(长丰)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园分双凤、水湖两个园区,以“南研北制”布局。其中,双凤片区以“一核三区”为发展框架,“一核”即合成生物创新中心,组建多方位的科研及产业化平台,涵盖先进材料、消费品、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现代农业等领域。“三区”即小试孵化片区、中试加速片区、科创公园片区,为企业提供小试、中试和生态空间。
水湖片区以“一核两区”为发展框架,“一核”即生物制造检测检验中心,承担质量控制检测、人才培养、技术平台建设、产业服务咨询以及国际合作、交流展示等功能。“两区”即中试加速区、量产平台区,承载工艺开发、产品评价、规模化生产和市场供应等功能。
组建30亿元生物制造产业基金
一年来,长丰构建“政策+平台+资本”三位一体保障体系,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转化”完整链条,建设涵盖菌种构建、发酵生产、产品应用全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生物制造创新生态。
其中,华恒人工智能驱动生物制造研发及中试示范基地、金唯合成微生物菌剂技术应用与产业化中试示范基地,将于年内和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多个项目入驻蓝科宇桥生态科技园。另外,央地合作组建30亿元生物制造产业基金,为生物制造产业赋能。
长丰还成立安徽省首家以企业牵头设立的合成生物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资源,共建“成果超市”(合肥专区),聚焦泛生命健康领域,构建“转化-孵化-应用-产业”全链条生态。
五年后产业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
下一步,长丰将加快建设概念验证、技术熟化、成果转化、产业园区等平台,为先导区持续导入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和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全力打造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生物制造产业新高地、生物产品应用先行地、生物人才创业集聚地。力争到2027年,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力争到2030年,生物制造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会上,长丰也向各位企业家、科学家发出邀请,希望来到长丰创新创业,共享生物制造产业先导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协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已拥有华恒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
本次生物制造引领未来产业新格局对接活动聚焦生物制造产业共性关键环节及细分发展热点,探讨系统构建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的全链条生物制造产业生态,汇聚各类优质资源要素,赋能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活动包括成果发布、揭牌活动、签约仪式、趋势洞察、圆桌对话、参观考察等环节。
安徽生物制造产业起步早、推进快,目前已建立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酶制剂六大行业全覆盖的生物制造产业体系,形成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能源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拥有华恒生物、丰原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和链主企业,两院院士10多位,培育出L-丙氨酸、聚乳酸等一批处于领先地位的标志性产品。
会上,长丰县政府、安徽大学法学院等单位与华恒生物、恒鑫生活、国投创合、保利投资等企业集中签约合成生物学多尺度孵化中心等3家重点平台、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驱动生物智造平台项目等4个重点项目、国投安徽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等2只重点基金。安徽省生物制造产业联盟也正式成立,将引导和支持现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保障科研与产业紧密衔接,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陶娜
/html>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