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极地冰川“搬”进校园!“雪龙”号原船长湛江开讲

让极地“冷”知识在南国热起来!10月31日,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广东站走进湛江,一场跨越山海的科学启蒙在广东海洋大学火热上演。

“雪龙”号。 图源网络

本次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团委、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共同参与。

湛江站活动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以“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不仅为学生搭建起通往极地科学的桥梁,更引领他们开启了一场探索冰雪奥秘的沉浸之旅。

活动现场以两部震撼宣传片开启,从“雪龙”号破冰启航到“雪龙2”号双向破冰;从长城站奠基,到秦岭站启用,一代代极地人用坚守书写了“勇攀科学高峰”的答卷。

秦岭站。 图源央视新闻

对话“极地科考天团”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极地与海洋的魅力,活动组织方向学校赠送了一批极地与海洋科普图书,希望大家能在书中探索极地的奥秘。

赠书仪式。 刘泳鑫 刘明委 摄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号原船长王建忠以《打卡极地考察船 揭秘极地考察》为题,用亲历者的视角生动呈现“雪龙”号上独特的科考生活与破冰航行的艰险挑战,深情回顾了中国极地事业从早期“望冰兴叹”到如今“挺进极心”的壮阔历程。

“雪龙”号原船长王建忠。

“这是冰下破裂的碰撞声,那是蓝鲸低沉的呢喃……”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博士陈焱琨的分享,从一段段珍贵的录音开始。她以《北极科考探秘:利用声学手段 “看见” 北极冰下世界》为题,揭开声学技术的神秘面纱。当无形的声波穿透厚重冰层,同学们仿佛也跟随这双“声学之眼”,聆听到北极最深处的奥秘与心跳。

自然资源部南海调查中心博士陈焱琨。

“在南极,地图上的每一个名称都是一个待解的地理密码。”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工程师王剑通过《冰原之下的印记:南极地名命名的科学之旅》这一讲座,让同学们了解到原来南极的每一个地名都是“科学密码”。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工程师王剑。

现场学生争相提问,极地的奥秘在讲座上被一一揭晓,科学的火种也在无数人心中落地生根。

问答环节。

“云参观”中国南极长城站

活动的高潮无疑是与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实时视频连线。当第41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邵和宾与队员们的身影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全场气氛瞬间沸腾。

现场连线。

邵站长简要介绍了科考站当前的任务进展。随后,镜头切换,极地冰川的壮美、无垠雪原的静谧,以及可爱极地动物的灵动身影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万里之遥的冰雪世界,此刻变得触手可及,令人身临其境。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 图源央视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科考队中有一位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09级研究生——郭凯旋,目前主要负责海洋气象监测工作,他的出现也让在场师生倍感亲切与自豪。

如今,我国极地考察已走过41年风雨征程,当冰雪奇缘在湛江校园激情碰撞,科学的薪火正悄然传递。这片热土之上,关于极地的梦想,已然启航。

撰文:邓安祺

【作者】 邓安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科技   冰川   极地   船长   湛江   南极   中国   科考   科学   海洋   长城   奥秘   湛江市   秦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