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倭寇,这个刻在中国历史上的耻辱印记,早已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精准定性:“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日本给世界的印象,始终是胆大妄为、阴险残暴、善于剽窃的极端机会主义者,尤其擅长突袭偷袭,给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太多刻骨铭心的“想不到”。今天,我们先从历史血泪中提炼五个“想不到”,看清日本军国主义的本质,再拆解当下高市早苗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三重阴谋——这位新当选的日本政客阳奉阴违、冒冒失失,活脱脱一副传统倭寇嘴脸,让我们彻底看清日本军国主义、冒险主义的阴魂不散。

1894年,李鸿章站在北洋水师的舰桥上,望着远海驶来的日本舰队,笃定地说“蕞尔小国,不敢真打”——3个月后,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两亿白银赔偿、台湾澎湖割让,日本靠这“第一桶金”一夜暴富,军国主义的野心从此烧遍东亚。
1931年,张学良在北平的戏园里听着梆子,接到东北军急电时轻描淡写:“日本人就是闹着玩,别激化矛盾”——第二天,2万日军横扫16万按兵不动的东北军,煤矿、钢铁、粮食全成日军补给,东三省沦为“伪满洲国”,这是近代中国最屈辱的“不抵抗之痛”。
1937年,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最后关头”演说,私下却对亲信说“日本只是想占华北小块地,拖一拖就能谈”——7天后,七七事变枪声响起,北平天津陷落,南京城30万同胞倒在日军屠刀下,“拖一拖”的幻想,成了民族最沉重的血债。
1941年,罗斯福在白宫的壁炉前翻着报纸,对国务卿说“日本绝不敢惹美国,他们没这个胆子”——凌晨的珍珠港响起爆炸声,两小时内太平洋舰队被炸瘫,美国被迫卷入二战,“耻辱的一天”成了人类战争史上最狠的“打脸现场”。
这四个“想不到”,是刻在近代史上的血泪烙印:所有的“想不到”,本质都是对野心的低估;所有的“赌对方不敢”,最终都会变成“打上门来的悔恨”。

而今天的日本,还在赌我们“想不到”。
它赌我们“想不到”,高市早苗窜访台湾、鼓吹“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不是“口嗨”——是想复刻1895年“割台肥己”的老路,把台湾当成“以华制华”的棋子,再从地缘博弈里捞取利益;
它赌我们“想不到”,一边喊着“和平宪法”,一边把军费提至GDP的2%、偷偷给“出云号”装垂直起降战机、在西南诸岛部署导弹——这是1931年“扩军掩人耳目”的翻版,只是当年的“关东军”,换成了今天的“西南方面军”;
它赌我们“想不到”,否认“慰安妇”、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抹去侵略历史——是想让军国主义的种子重新发芽,让“南京大屠杀是虚构”“侵略是自卫”的谎言,变成下一代日本人的“认知”;

它甚至赌我们“想不到”,依附美国就能“狐假虎威”——却忘了,百年前的美国曾被日本的“想不到”炸醒,今天的中国,更不会给任何野心重蹈覆辙的机会。
李鸿章的“想不到”,让中国赔了两亿白银;张学良的“想不到”,让东三省丢了十四年;蒋介石的“想不到”,让南京成了血海;罗斯福的“想不到”,让珍珠港成了废墟。

遭袭击时停泊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舰船
这些“想不到”的代价,我们付过一次,就绝不会付第二次。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甲午年的旧中国,也不是九一八时的弱中国——福建舰的甲板能起降舰载机,东风导弹的射程能覆盖所有野心,14亿人的团结能筑起最坚固的长城。

日本若还想赌我们“想不到”,结局只会是:它“想不到”,自己的野心会撞得粉碎;它“想不到”,今天的中国,会让所有侵略的幻梦,都葬在正义的铁拳里。
而我们的“想到”,就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对野心不存幻想,对威胁绝不放松,这才是不让“血泪”重演的唯一答案。
反转洞察:笔者也“想不到”:11月7日,高市早苗居然敢公然说出“武力介入台海”的狂言,将军国主义的嘴脸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
但这次,真的不同了。
当年李鸿章“想不到”时,中国没有北洋水师的坚船利炮;今天的中国,有福建舰的甲板、东风导弹的锋芒,有能托举复兴的经济家底,有能捍卫主权的军事铁拳;
当年张学良“想不到”时,东北军是一盘散沙;今天的中国,有14亿人拧成一股绳的团结,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觉醒觉悟——百年前的血泪,早把“软弱换不来和平”刻进了民族的骨血里。

高市早苗的“想不到”,是赌中国还会“忍”;而中国的“想到”,是让她看清:今天的中国,从不是“想不到”,只是在等一个彻底击碎野心的时刻。
这一次,所有的“想不到”,都会变成她的“来不及”。
历史的“想不到”从未远去,高市早苗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背后,藏着三重不可告人的算计,也正是日本右翼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真实写照。
显然,我们有时候对特朗普的理解仍停留在2016年至2020年的1.0版本。那段时期的特朗普行事粗暴简单,看起来像个政坛菜鸟,大家都只把他当成纯粹的商人。但到了2.0版本的特朗普,我们慢慢发现,他表面上依旧夸夸其谈,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行为有迹可循:看似大大咧咧,实则步步为营、用心布局。因为他清楚美国当下的家底,早已撑不起霸权主义的架子,所以内心早已开始收敛,做事有规划、有章法,想必是听进了团队精英的建议,对自己的行为做了节制。

特朗普不再那么鲁莽行事、咄咄逼人,该收敛身段的时候,完全能沉得住气。在台湾问题上,他看似在退缩、收敛,甚至像是在退出,实则是在最后榨取台湾的剩余价值,这本质上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所以他从台前“退出”对台直接操作,却放出了日本这只“东洋犬”来咬人——让其冲着强大的中国狂吠叫嚣。果不其然,高市早苗在与特朗普日本会面后,便立刻跳了出来。

我们看到的高市早苗,极其擅长利用自身身份与周边国家打交道,巧言令色、表情暧昧,给人的感觉就像我们研究过的二战时期日本女特务做间谍工作的模样。沈逸曾一针见血戳破美日同盟的本质:“美国对日本本就既有利用也有防范,而高市签署的美日贸易协议里,美国还在抢夺日本仅有的40%自供稀土,若遇稀土断供,日本会陷入被中美包夹双打的局面”,这也印证了高市早苗依附美日同盟、误判外部支撑的短视。
日本自失去世界第二经济地位后,近20年经济基本没有多大突破和发展。曾经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家用电器、数码相机等产业,要么被手机等新兴产品替代,要么被新兴国家赶超,而中国却在这些传统行业中迅速崛起,抢占了日本的领先地位。数据显示,近20年日本GDP年均增速仅0.7%左右,远低于中国的6%+;2010年日本汽车产业全球市场份额占比17.8%,到2023年已降至14.2%,而中国同期从3.7%升至19.1%。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产业全面收缩,经济一蹶不振。

日本“经济奇迹”的光环褪去后,整个经济如同一潭死水,想要成为亚洲顶尖大国早已力不从心。日本的经济状况,绝非高市早苗所能控制和左右的,她的前几任首相,也都是因为拿不出改善经济、惠及民生的好办法,遭到国内民众反感而黯然下台,这也是日本首相任职时间普遍不长的主要原因。就算高市早苗专注于抓民生、抓经济,想必也难以长久,更不可能再创经济奇迹——经济奇迹有其生命周期,再加上日本有着不光彩的侵略历史,当年经济繁荣时一些国家或许还会给几分薄面,但这段历史让亚洲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无法真正信任它,这正是日本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因之一。

日本在“经济奇迹”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精细化管理、政治运作和商业集团运作经验,其幕后团队必然做过SWOT分析,权衡风险、机遇、优势、劣势后,制定了一套兼顾国家发展与首相宝座稳固的运作机制。在这套机制下,他们找到的“突破点”便是:为了一己私利、保住首相位置,将重点放在对付中国上,打“台湾牌”也就顺理成章。这正是高市早苗挑起反华情绪、干涉中国内政的关键原因之一,而2025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敏感节点,她此时挑衅,更是对历史正义的公然亵渎。

另一个原因是,高市早苗的所作所为,恰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在特朗普的利益诱惑下,她才敢如此大胆放肆,公然拿台湾说事儿,抛出“台湾有事,日本就有事”的谬论。这一行为本质上是配合美日同盟的遏制战略——2024年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重点提及“台海稳定”,高市早苗的言行正是对这一战略的具体落实,而其背后还有数据支撑:2023年美日对台军售额同比增长12%,达15.6亿美元,可见美日台勾结早已暗流涌动。同时,她的言论也直接违背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核心精神,今年恰逢该条约签署45周年,这种背信弃义的行径更显其挑衅本质。

第三个原因,是台湾民进党这群“台独”不肖子孙的推波助澜。他们此刻正走投无路,急需找到一根救命稻草——美国靠不住、自身实力又不济,或许是在配合美国布局,故意撇开美国转而与日本亲密接触,于是和高市早苗一拍即合、沆瀣一气。数据显示,2024年日台官方往来次数已达47次,创5年来新高,这种不正常的互动正是双方勾结的直接体现。如今我们看到的台海紧张现状、日本与中国台湾之间危险的关系,以及日本挑衅中国的恶意丑陋行径,无不引发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感,而这背后正是“台独”势力与日本右翼相互勾连的恶果。

今天的文章,我们从李鸿章的话“想不到”开始,再以李鸿章的话语来作为结尾:此国不除日后必成大患!
中国空军的说话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惩戒小日本的决心和毅力!
中部空军:
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我们时刻准备
打胜仗!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