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迁今若在
编辑|史迁今若在
他是一个穷学生,但是却将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人民,只有高中学历,却坐上了北京市以及天津市市长的位置,他就是一生都奉献的人民公仆吴德同志。
在他走上政治巅峰时期的时候,却选择了辞职,将更多的机会留给了年轻人,虽然辞职了,但是他为人民服务的这份精神却没有熄灭,在他去世之后留下了三行遗嘱,引发人民落泪这三行遗嘱究竟是什么?吴德同志的一生又是怎样的?
吴德同志出生在河北的穷苦家庭当中,当时正值社会动荡,虽然说家庭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吴德同志的母亲依旧选择供吴德同志念书。
在吴德同志十九岁在北平弘达中学念书的时候,接触到了共产党的新思想,他也想为国家的救亡图存贡献自己的力量,入学第二年他就开始参加革命工作了。
当时内忧外患的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蒋介石向共产党发动了第五次围剿运动,由于决策的失利,给我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党内人员争论不断马志杰导致党内团结被削弱。
再加上日本人对我国的侵略越来越严重,蒋介石借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对此不管不顾,使共产党在多重危机中艰难寻前进的道路。
可是在这种危机之下吗,吴德同志毅然决然的还是决定要为革命而奋斗,后来吴德同志的母亲在知道自己的儿子一直在做这么危险的事情的时候,表示过强烈的反对,毕竟每次参与革命工作都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吴德同志知道母亲的良苦用心,但是自己的生命和整个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面前显得极其微不足道,面对母亲的劝说,他依旧坚定自己心中为人民利益而战斗的理想。
在开展革命工作的第二年,共产党看到了他的决心,也看到了他的努力,就这样吴德同志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年他才二十岁。
他曾经代表河北省委领导了唐山煤矿工人大罢工活动,对我国工人运动有着积极的影响,后来在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吴德同志积极参与创建了翼东抗日联军并且长期在河北东北部与日军展开游击战,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继续在河北地区任职,直到1952年,开始担任天津市市长一职。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亦或是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吴德同志总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以及国家利益之后。
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作“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先后出任了天津市市长、吉林省委书记、北京市市长以及北京市委党校校长的职位,在1980年,吴德同志辞去了一身的职位,选择了退休。
虽然吴德同志选择退休了,但是他依旧没有闲下来,他在日常闲暇之余依旧会关心管家大事,根据吴德同志的女儿回忆,在他刚退休的前几年就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日常生活他哪也不去,就算是周围许多邻居都是曾经一起工作的老同志,他也很少和他们来往,每天的日常就是写写字,种种花。
除此之外他每天固定的项目就是看《新闻联播》,听到播报的坏消息的时候,他也是非常生气,尽管已经远离官场许多年了,但是每次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他都会向组织上举报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多地的发展有了明显的改善,在女儿的陪伴之下,吴德同志也走出北京,去看了我国各地的繁华之景。
1995年,吴德同志因病离世,享年八十二岁,在他去世前留下了三行遗嘱,希望在他去世之后能将自己的遗体捐给医学研究所,以此来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
第二个便是,希望自己生前的住所能够归还于国家,将他分配给对国家更有用的人,最后一个就是在晚年事情,他曾写过一本书《吴德口述》并在各大出版社发行,希望这本书赚取的稿费能够全部捐给西北因为贫穷不能上学的女孩来完成学业。
吴德同志的三个遗嘱没有一个和自己和家人有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发挥着自己的余热,在他去世之后国家以“比国家级领导人低半级,比部级领导人高半级”为他举行了葬礼。
吴德同志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后代,在他之后也涌现了许多将人民利益一直放在首位的领导人。
您还知道哪些对人民有贡献的英雄事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1.吴德——百度百科
2.《吴德口述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吴德
3.吴德——中国网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