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那句话搁那儿十几年了,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像预言一样戳中要害。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慢慢捋捋这事儿的前因后果。说白了,这不光是两个大佬的恩怨,更是看一个商人怎么在钱堆里找平衡的活儿。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开国总理,1923年生人,硬是把个小渔村搞成全球金融枢纽,他那眼光毒辣,一眼能看出谁在真干事儿谁在捞油水。李嘉诚呢,香港老牌首富,1928年出生,12岁来香港打拼,从塑料花厂起步,搞到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巅峰时资产上万亿港元。
李嘉诚的生意经,说到底就是抓基础设施这块肥肉。港口、地产、电力、水务,这些玩意儿门槛高,回报稳,他一头扎进去,就靠特许权和垄断位置收租子。拿巴拿马运河港口来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会儿,香港股市血流成河,好多企业扛不住,他反倒瞅准机会,花3.57亿美元拿下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的25年经营权。
这两个港就在运河两头,每天船来船往,过路费、装卸费源源不断,年利润率拉到35%到43%。但你细看,他投的钱基本就维护老本,研发和升级少得可怜,全靠地理位置躺赚。
类似套路用到英国,2000年他拿了KBE爵位,英国人夸他基建之王,他接着买铁路、供水公司,像北部供水和几条地铁线,现金流稳如狗,但本地产业升级?没影儿。这模式听着牛,实际就是现代版的包税,吸血不造血。李光耀看不惯的就是这点,他觉得企业家该推生产力往前走,不是趴在资源上啃。
2013年中国经济转轨那年,他开始大甩内地资产。上海陆家嘴的东方汇经中心,35层大楼黄浦江边上,开发七年,花大价钱建好,转手71.6亿港元卖给光大控股。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也差不多,32.68亿港元成交。光这两笔就套现超400亿港元,那时候市场正低迷,他一卖,房价波动更大,地产圈人心惶惶。同期华为啥的咬牙搞芯片自主,他倒好,卷铺盖走人。
从那以后,抛售节奏没停,2014年北京盈科中心72亿,2015到2017年更多项目跟上,六年内内地香港资产卖了近20处,套现1700亿以上。到2024年,家族总资产1.2万亿港元,内地估值只剩3000亿,占比四分之一,欧洲那边反倒52%,英国爱尔兰重头戏。
这转移不是说说,董事会年报饼图都摆那儿,内地香港从30%滑到14%。他公开说自己就是商人,淡化中国标签,搁谁听都觉得味儿不对。
最扎眼的还是2025年3月的港口大甩卖。长和集团总部发公告,要把23国43个港口、199个泊位打包卖给贝莱德领头的财团,228亿美元总价,现金到手190亿以上。巴拿马那两个港单独90%股权,也打包进去。这帝国从1990年代起建,菲利克斯托港、亚历山大港、墨尔本港、鹿特丹港,一路收过来,疫情时集装箱堆山,现金流照样稳。
贝莱德这美国巨头管10万亿资产,早渗透中国能源基建,这次接盘直接控全球10.4%集装箱吞吐,三大运营商之一。特朗普上台前就嚷嚷要收运河控制权,他这步棋踩在美国施压点上,北京外交部发言人直接点名,港澳办转大公报社论,批这是战略溃败,影响海上丝路。交易本4月2日签,结果路透社爆料知情人说暂缓,没取消,但长和放风下周不签。
紧接着,他们改口邀内地投资者入股,贝莱德那头也34%亏让上海商厦,局面僵持。X上热闹了,有人叫李嘉诚买办资本,靠殖民投机发家,操纵香港楼市政策,牺牲国家安全卖股权;还有人说跑不了和尚跑不了庙,不听劝就尝铁拳。
你说李嘉诚为啥总这么选?商业逻辑简单,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亚洲危机时低买,高峰时套现,地缘一紧就转手。巴拿马那两次,2021年招商局320亿报价,他说非卖品;这次特朗普一压,就松口。英国那边,脱欧后他加码,创造就业是真,但本质复制香港地租经济,控民生基础设施收稳定现金,没见技术创新。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