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加到145%!美国万圣节产品受巨大影响,糖果成本暴涨37%

前言:

万圣节的南瓜灯刚点亮,美国家长们就先被糖果价签吓了一跳。五年前9美元能拿下的100粒装糖果袋,今年直接飙到16美元,硬生生涨了7块钱。

这可不是简单的通胀跟风,涨幅早就超过通胀率的三倍。

孩子们喊着“不给糖就捣蛋”的欢快口号,大人们却对着收银台的账单犯了难,这颗小小的糖果,怎么突然变得这么贵?

廉价巧克力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俄亥俄州立大学农业经济学助理教授亚历克西斯・维拉西斯的判断,戳中了很多美国人的心声。

万圣节糖果价格大战

走进超市糖果区,曾经随手拿不心疼的巧克力棒、水果糖,如今每一款的价格都让人犹豫再三。

这背后,不只是商家简单提价,而是一场牵扯到全球农业、供应链和贸易政策的连锁反应,每一个环节的波动,最终都体现在了这袋小小的糖果上。

可可,作为巧克力的核心原料,成了这次涨价潮的“始作俑者”。全球大部分可可都来自西非地区,那里的农田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高温天气不断刷新纪录,异常降雨打乱了作物生长节奏,再加上顽固的作物病害,三重打击之下,全球可可产量直接短缺了50万吨。

这可是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缺口,可可市场瞬间陷入紧张。

可可豆的价格早就不是以前的水平了。过去常年在每公吨2000到3000美元之间波动,今年早些时候直接冲破1万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富国银行农业食品研究所的大卫・布兰奇说得很实在,这种价格飙升带来的影响,还在供应链里慢慢发酵。

今年万圣节上架的巧克力,大多是在可可价格最贵的时候生产的,制造商根本没有太多选择,想要保住利润,只能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好时这样的行业巨头,也扛不住成本压力。

这家美国知名糖果公司7月就宣布要调整策略,要么缩小部分产品的包装规格,要么直接涨价,最高涨幅达到了两位数低位。

好在公司还算贴心,特意说明7月的涨价不会影响今年万圣节专属包装的糖果,算是给节日市场留了一点缓冲。

糖果成本暴涨37%

即便如此,消费者还是能明显感觉到,同样的钱,能买到的糖果越来越少了。

为了控制成本,巧克力制造商们开始在配方上“动心思”。减少可可的用量成了最直接的办法,取而代之的是焦糖、坚果这些相对廉价的原料。

咬开巧克力,能感受到的可可香气越来越淡,更多的是其他配料的味道。

这种悄悄改变的配方,成了商家应对成本压力的无奈之举,却也让不少巧克力爱好者直呼“味道变了”。

不只是巧克力,非巧克力类零食也没能逃过涨价的命运。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运输费用也是水涨船高。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24年初到现在,糖果生产商在这些方面的整体制造成本已经飙升了37%。

每一项成本的增加,最终都一点点加到了终端售价上,让原本就不便宜的万圣节糖果,变得更加“奢侈”。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更是给这场涨价潮雪上加霜。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一度高达145%。这样高的税率直接让很多进口商扛不住,只能暂停生产。

供应节奏被打乱,万圣节糖果和相关商品的短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价格自然跟着往上涨。

美国零售联合会的数据显示,79%的消费者都预期关税会推高价格,大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万圣节行业对进口的依赖度,让关税的影响被无限放大。

美国万圣节服装协会估计,近90%的万圣节产品至少包含一个进口部件。从糖果的包装材料,到服装上的小配饰,很多都需要从海外进口。

关税危机危及自己

关税一涨,这些产品的成本跟着飙升,商家要么涨价,要么亏损,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即便价格涨了不少,美国人过万圣节的热情却没减。美国零售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今年约73%的美国人计划庆祝万圣节,而且几乎所有人都会购买糖果。

糖果销售额预计能占到节日总消费131亿美元中的39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服装、装饰的第三大消费支出。

大家愿意为节日氛围花钱,但钱包的压力也是实实在在的。

今年万圣节的人均消费,也创下了历史新高。美国零售联合会预测,每个人平均要花114.45美元,比2024年多了约11美元。

这多出来的开支,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涨价的糖果和节日用品上。

家长们既要满足孩子的期待,又要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不少人开始精打细算,比如减少糖果购买量,或者选择更便宜的替代品。

这袋从9美元涨到16美元的糖果,早已不只是节日里的甜蜜点缀。

它的价格里,藏着西非农民面对反常天气的无奈,藏着糖果制造商应对成本压力的挣扎,也藏着贸易壁垒给全球供应链带来的冲击。

每一颗小小的糖果,都承载着全球经济的细微变化,连接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通人。

孩子们拿着糖果时的开心是纯粹的,他们不会知道手中巧克力的重量,已经被这个复杂的世界重新定义。

大人们在为糖果买单的同时,感受到的不仅是物价上涨的压力,更是全球市场相互关联带来的连锁反应。

结语:

一场万圣节的糖果涨价潮,让更多人看清了全球化时代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行业能独善其身。

这个万圣节,美国消费者感受到的不只是节日的欢乐,还有物价变化带来的现实冲击。

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廉价糖果的时代很难再回来,人们需要适应更高成本的甜蜜。

而这场涨价潮带来的思考,远不止于糖果本身,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如何构建更稳定的全球供应链,如何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连锁伤害,这些问题,值得每个国家和行业认真面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财经   万圣节   美国   关税   糖果   成本   产品   巧克力   可可   美元   价格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