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什么样的照片能让人一眼就心里发堵?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艺术照,就是一张黑白的,有点模糊的老照片。照片里,1937年的南京,街道都塌了,碎砖头烂瓦片到处都是。最扎眼的,是地上躺着一个女的,一个中国女人。
她人已经不行了,血把身下的地都染红了。可你猜怎么着?她那两条胳膊,跟焊死了一样,死死地圈在胸前,护着个东西。啥东西?是个娃!一个还包在破破烂烂襁褓里的小娃娃,脸蛋埋在妈胸口,不哭也不闹,估计是吓傻了,或者,就这么在妈的怀里睡着了。你想想,一个妈,自己都快死了,第一反应还是护孩子,这是啥?这就是当妈的本能,刻在骨头里的。
再看看边上,几个穿着黄皮子的日本兵,跟没事儿人一样站着。刺刀上还挂着血珠子,一滴一滴掉在青石板上,开出一朵一朵黑红的花。他们脸上啥表情没有,就跟看路边一块石头似的,冷冰冰的。那眼神,没有一丝一毫的人味儿。街角的大石狮子,那么硬的石头,都被他们一刀给劈掉了半个脑袋,你说他们得有多狠?
后来有个老兵整理这张照片,他说啊,那女的倒下去之前,抬头狠狠瞪了那帮鬼子一眼,嘴里好像还喊了句啥。风大,没听清。但那眼神,老兵一辈子都忘不了,说比冬天屋檐下的冰溜子还尖,还冷。她喊啥呢?我猜,她肯定是在求,求这些兵放过她的孩子。她大概在想,只要孩子能活,自己死了算个啥。
襁褓的角上,还绣着一朵歪歪扭扭的桃花。针脚缝得密密麻麻,一看就是当妈的,点着灯,一针一线给孩子绣的。那里面缝进去的,是盼着孩子长大的念想,是希望啊。可这希望,就这么被刺刀给挑破了。
现在这张照片挂在纪念馆里,玻璃罩子外面,总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看着看着就抹眼泪。他们说,那会儿的南京城,这样的妈,太多了。有的把孩子往水缸里一塞,有的从城墙豁口把孩子推下去,盼着好心人能捡走,自己呢?自己转身就迎着鬼子的刺刀上去了,用自己的命,给孩子换条活路。
照片里那个孩子后来咋样了?谁也不知道。也许运气好,被哪个冒死的好心人抱走了,活了下来,现在可能也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太了。他或许会对着这张照片发呆,想不起妈长啥样了,但胸口那点最后的温暖,可能一辈子都忘不掉。这事儿,咱能忘吗?敢忘吗?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