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食参考 医食参考
2025年07月19日 06:01 辽宁
2025年三伏天的时间表
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共10天;
中伏:2025年7月30日~8月8日,共10天;
末伏:2025年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
今年7月20日开始将进入三伏天,也就是明天,大家要做好准备哦!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三伏天共计30天,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
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
如何应对三伏天?
1.防寒气
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
因此,建议大家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冰饮可以偶尔喝一点,不要吃太多的冷瓜生菜;洗澡时用温水,记得及时擦干,避免受风。
2.防阳暑
阳暑的意思是人在三伏天被烈日灼晒之后,体内阳气被过度损耗,许多人常感头晕乏力、口干心烦,稍不留神便会中暑。
此时,宜清热解暑、补充津液,记得及时补水、生津止渴。推荐喝些荷叶粥、莲子汤、百合雪梨水等温润之物,既清心降火,又不伤阳气。
3.防湿气
三伏天不仅高温酷热,更伴随着高湿度,形成“湿热交蒸”的环境,此时祛湿养生的关键。
饮食上,可多吃冬瓜、薏米、赤小豆、芡实等健脾利湿的食物,帮助排出体内湿气;居住环境要保持干燥,勤开窗通风,避免衣物被褥受潮。
4.防过劳
三伏时节人的身体是“虚”的状态。烈阳虽好,但若长时间暴晒,让人感到疲惫、燥热、口干心烦,反而会损耗元气。
建议大家可以在早晨、傍晚适度运动,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排出体外;睡前用温水泡脚,可舒筋活血,提高体内的血液循环。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天,人体阳气最盛,“趁热”调养可做到以热逼寒治疗“冬病”。而“三伏贴”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1.适应症
肺系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脾胃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等;
儿科疾病:小儿哮喘、小儿咳嗽、小儿过敏性鼻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妇科疾病:宫寒、痛经、盆腔炎等;
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易感冒者、虚寒型体质者、秋冬季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者。
2.贴敷穴位
常用穴位有天突穴、膻中穴、膏育俞、大椎穴等。
3.贴敷时间
贴敷的时间因药、因人而异,这与刺激性药物的性味和患者皮肤对其敏感程度有关。
每次贴敷时间一般为2-3小时(儿童0.5-1.5小时)。有些患者由于皮薄肤嫩、耐受性差,时间应适当缩减,睡前要取下敷贴药物。
4.禁忌人群
孕妇及经期女性、皮肤敏感者、发热患者和严重慢性病,如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患者。
提醒:建议在正规医院购买三伏贴,并且由专业的医生敷贴,自己敷贴,无法精准取穴,可能会影响疗效。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