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刚落幕,中国女排就交出了一份让人揪心的成绩单——小组赛三连胜势头正猛,却在16强单败淘汰赛1-3输给法国队止步,这是近15年球队在大赛里的最差战绩。9月4日新华社终于发文复盘,开篇一句“强攻不力是短板”,7个字直接戳破了球队的核心问题,既点出了主攻组所有人的共性短板,还特别点名17岁二传张籽萱夸她亮眼——可为啥小组赛稳如磐石的队伍,一到淘汰赛就总掉链子?
世锦赛从16强开始就进入“输一场就回家”的单败淘汰模式,法国队主帅早把中国队的软肋摸得门儿清。比赛里,法国队的发球像重炮一样,一次次冲垮中国队的一传体系;拦防时更敢赌,死死盯着边攻的线路封,中间区域几乎放空。这套战术完全打在了中国队的痛点上,咱们的主攻、接应轮番上阵强攻,球就是砸不穿对方的防线,关键分要么拿不下,要么好不容易得分又马上丢分。再看法国队这边,卡佐特拿了22分,恩迪亚耶20分,罗塔尔18分,三人不仅得分点散,进攻还带着节奏变化,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把主动权牢牢攥在手里。
“强攻不力是短板”这7个字,说的可不是某一个主攻手的问题,而是整个主攻组的通病。这次参赛的主攻手,要么强攻质量不够,球打出去没力量没角度;要么到了关键时刻顶不上,缺个能一锤定音的终结者;还有的国际赛场经验太少,面对高强度对抗就慌了神。这些问题在和法国队的比赛里全暴露了,对方把拦防重心全压在边攻上,咱们要么打不穿,要么想绕开封堵也绕不开,好几个主攻手换着上,还是没辙。
其实这不是中国队第一次在淘汰赛栽跟头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球队小组赛一场没输,结果首轮淘汰赛就输给土耳其;2025年VNL总决赛,又是首轮就败给波兰。三次大赛都是“小组赛顺风顺水,淘汰赛突然熄火”,这哪是运气差能解释的?面对单败淘汰的高压,球员心态先绷不住,容易急躁;技战术上又太依赖边攻强攻,没什么后攻、立体攻的变招;就算发现问题了,教练组调整的速度也跟不上对方,这三样凑到一起,淘汰赛想赢都难。
现在的欧洲女排早就不是以前“几支强队说了算”的样子,而是彻底进入“群狼并起”的时代。欧洲球员天天在健全的联赛里打比赛,国内杯赛一场接一场,高强度对抗早就成了日常,对快节奏、狠打法的适应力都刻在骨子里。可咱们的国手呢?大部分还是靠“国家队集训+国内联赛”的模式训练,对抗强度比欧洲差一大截,比赛节奏也慢,平时练的时候也少模拟欧美球队的打法。到了世锦赛这种国际赛场,面对法国队那种快得像闪电的进攻节奏,中国队自然跟不上,连平时训练的水平都发挥不出来。
不过这次比赛也不是全没亮点,17岁的二传张籽萱就让人眼前一亮。她在场上一点不怯场,既果敢又冷静,调度球队进攻的能力比不少老将都稳,国际排联也专门夸了她的表现——这也是新华社唯一重点点名表扬的球员。可就算张籽萱调度得再好,也架不住球队进攻路线太单一。法国队敢“堵边放空中间”,根本不是瞎赌,就是吃准了中国队只会死磕边攻,没别的招儿。进攻路线都被人家预判透了,强攻质量怎么可能提得上去?
中国女排这次输球,不是球员没拼劲、没意志,而是球队重建过程中问题的集中爆发。“强攻不力”只是表面现象,背后藏着的是发接发能力不行、进攻结构太死板、应对高强度节奏能力不够的深层问题。中国排协和教练组不能光惋惜,得沉下心把这些问题一个个掰开了揉碎了分析,赶紧加快国际化、专业化的脚步,别再抱着老一套训练模式不放。2026年亚锦赛很快就要来了,希望这次世锦赛不是终点,而是球队调整的新起点,下次再看见中国女排,能看到不一样的样子。
信息来源:新华社2025年9月4日相关报道、国际排联官方评论、2025年世界女排锦标赛赛事技术统计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